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下一篇

“辛苦指数”换取“增长指数”“幸福指数”

过去的2022年,晋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跃上3000亿元新台阶,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7%、5.0%。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一个热乎乎的民生温度的生活场景——

本报记者 蔡斯洵

春节临近,晋江的街头、商场人气逐步“升温”;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晋江动车站、晋江长途汽车站,春运拉开大幕;在企业生产车间,伸缩臂式机械手、自动传输带等智能化设备“干劲十足”;标准厂房项目建设现场的屋面浇筑、钢筋捆扎、承台砌筑,为实现新春开门红夯实基础……疫情防控平稳有序转段,体现在市民生活、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的点点滴滴当中。

一年多来,晋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开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扎实推进“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新一年,晋江将全力攻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主力领军、共同富裕县域范例“三大战略目标”,加快构建“一三一三七”发展格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晋江实践,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防控疫情: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网格员真好势!”

12日上午,在磁灶镇磁灶社区91岁老人张纯青的家中,家人吴玉兰连连竖起大拇指,为网格员的上门服务点赞,“我们有需求的时候,他们总能随叫随到”。

在张纯青家中,磁灶镇磁灶社区一级副网格长、防疫专员吴友鹏正为老人测血压、血氧,了解老人身体状况。

“我们每周至少随访两次以上,及时把老人的健康情况录入平台上报。”吴友鹏介绍,磁灶社区自1月8日以来,组建了40人的包保服务专班,对社区有基础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进行摸排,网格员和村医每周都会对红标老人进行随访。

网格员和家庭医生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也进一步被激发。

“阿姨,氧气吸进去了吗?”11日下午3时,在东石中心卫生院门诊二楼的氧疗区,医护人员正在为市民张雪峰做吸氧前的准备。

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张雪峰出现了胸闷、气短等症状,于是来到东石中心卫生院就诊。医生为其测试血氧饱和度后,发现她的血氧量低于93%,建议她吸氧缓解一下症状。

吸氧一小时后,张雪峰感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家门口的卫生院就可以吸氧,太方便了。”张雪峰称赞道。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在晋江“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有序实施,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疫情防控转段平稳有序。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去年3月13日,新冠疫情突袭晋江!此次的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具有传染强度大、传播速度快、传播过程非常隐秘等特点,给晋江带来异常严峻的考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泉州市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晋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激活指挥体系,一办十六组集中办公,构建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迅速开展会商决策、流调溯源、社区管控、核酸检测、隔离转运、物资保障等相关工作,吹响了这场严峻疫情防控硬仗的号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超4万名晋江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亮身份、当先锋、攻山头、守阵地;6000多名卫健系统一线工作人员勇当先锋,逆行出征;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超3000名干部、教育系统近9000名教职工下沉防控一线,近9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200多万晋江人民众志成城,人人都是战斗员,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抗疫为了人民,抗疫依靠人民。这一年来,面对“0313”“0817”“1124”等输入性聚集性疫情,晋江咬牙前行,以“快准严实细”的疫情防控利刃,闯过一次又一次的大战大考。勠力同心的500万新老晋江人,最终赢得疫情防控的胜利。

兜住民生:

复工复产 精准纾困

“来,宝贝看前面。”

1月7日,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布政衙内,伴随着欢声笑语,幸福瞬间定格在一张张全家福中。

为了让新晋江人家庭感受到“就地过年”的亲情和温暖,今年,晋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三届“定格幸福瞬间”新晋江人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活动。

“这个活动特别好,让我们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希望以后每年都有机会参加。”……许多前来参与活动的新晋江人都赞不绝口。

幸福画面的定格,只是晋江鼓励新晋江人留晋过年、助力企业稳岗留工的措施之一。近日,晋江还拿出真金白银,将对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企业进行奖补,同时鼓励企业招才纳新。

守牢底线、稳住经济,在每一次挑战面前,晋江总能逆势突围。

2022年4月底的晋江,刚从“0313”疫情冲击下走出来。在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高效运转,戴着口罩的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重点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铲车、土方车来来往往,钢筋、水泥轮番“上阵”;贸易市场中,门店有序复市,人气渐渐回流……

这背后,是晋江高效推进复工复产。

晋江第一时间把抓疫情防控的精气神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气势——2022年4月21日全域降为低风险区当天,全市在建409个重点项目全部复工;去年4月27日,规上企业全部复工;5天内,日工业用电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去年一季度,医疗健康、智能装备、纺织、信息技术、建材、鞋服、食品等7个产业均呈现两位数增长,最高增长30.3%。

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大盘。

2022年6月初,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江市贯彻落实各级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稳大盘稳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下发。75项稳大盘、稳增长措施,如同及时雨,落在晋江企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全力稳住经济大盘,激发社会活力。

精准有力助企纾困。

(下转4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