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就像在升级“打怪”,虽晋级不断但仍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面对接踵而至的困惑、难题,你是请教老师、专家,还是老一辈?或是翻开育儿书籍捞一捞有用的知识点?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靠谱的育儿智慧锦囊,快来收下这些干货吧!
对孩子来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也是生活化的“课堂”。面对这个超长寒假,如何让居家时光变得更有意义呢?本期,“育儿经”栏目邀请到晋江市艺术实验幼儿园的家长吴樱俐,她将分享假期里和孩子相处的难忘点滴及育儿心得,一起来看看。
当矛盾产生时 避免语言打击
放假半个多月,你们家是“父慈子孝”还是“鸡飞狗跳”?吴樱俐坦言,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慢慢有自己的想法,甚至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如果和大人预想的不一致,难免会出现“大吼大叫”的场景。
“假期刚开始时,我就有几次忍不住吼了捷煦。虽然避免不了会吼孩子,但是有三点我是坚决不会做的。比如,我不会说‘你再这样,妈妈不要你。’‘你会把我气死,妈妈没你这样的孩子。’‘我怎么会生了你这样的孩子!’‘你这样会被警察抓走。’等话。因为这些话很轻易就能够说出口,但一时的嘴快却容易伤到孩子的心。”吴樱俐分享道,这些类似的话语会贬低孩子的人格,牺牲孩子的安全感。
吴樱俐告诉记者,她会在每次心平气和后,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抱抱,并且告诉他“爸爸妈妈已经原谅他了”,同时,也就吼骂孩子跟孩子道歉。
不当众打骂孩子 给其倾诉的机会
“有一次,他边看电视边吃饭,由于看电视超过了既定时间,而饭还没吃完,他爸爸就把电视关了。孩子便开始大哭,把吃下去的饭都吐出来了。这个时候,他爸爸虽囔着说要揍他,俩父子却关在房间里交流。过了一会儿,捷煦的哭声减弱了,并接受了惩罚——一个星期不能看电视。”吴樱俐说道,没有电视看的那一周,孩子反而说不看电视挺好的,他可以画画、看书。后来,孩子看电视也会很自觉地在看完两集后关掉电视。
吴樱俐认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家长需要统一战线。“爸爸在教训他时,我是有点心疼的,但我还是忍住了。他爸爸每次骂完孩子就会内疚,后面孩子犯错了他不会当着爷爷奶奶和我的面打骂他,而是带他到房间里好好说。在他爸爸看来,当众打骂孩子会伤孩子他的‘自尊心’,孩子可能会更闹腾。而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吴樱俐补充道。
带孩子做手工 充实假期生活
吴樱俐告诉记者,孩子爸爸在处理问题时的做法,不仅让孩子有敬畏之心,也跟孩子成了好朋友。假期里,他们一有空就会陪孩子做运动、做手工等,充实孩子的假期生活。
“圣诞节来临时,我们送他一套创课手工材料,可以拼出电力飞机、升降机。当孩子起床看到礼物时,显得非常开心。”吴樱俐分享道,陪孩子做手工收获颇多。首先,可以培养孩子自信心。在手、眼、脑并用时,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也可以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其次,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当孩子拿到一份材料时,我们会鼓励他先查看说明书和小零件;最后,还能增进亲子关系。“简单的折纸我会陪着他做,机械拼装的就要靠爸爸了,我们都很享受亲子陪伴的过程。”
吴樱俐笑道,自从二孩后,陪哥哥的时间就少了很多。这次寒假,除了多陪孩子做手工外,她还打算带孩子回金井老家,拔萝卜、喂鸡鸭、种玉米、种菠萝、摘柠檬,尽情释放孩子爱玩的天性。
宝妈育儿干货
怀二孩时,不少朋友提醒道:“有了二孩,要注意哥哥的心情。”在妹妹出生后,哥哥便对妹妹爱护有加。每天放学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妹妹说:“妹妹好可爱。”当然,我们对哥哥的爱也是只增不减。寒假开始后,我和爸爸白天要去上班,哥哥还变身奶奶的小帮手,会逗妹妹笑,还会推着妹妹去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