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诗怡 秦越
少儿组跆拳道赛 多名省运健儿亮相
少儿组跆拳道比赛在晋江市少体校的跆拳道馆举行,男子组产生13枚金牌,女子组产生10枚金牌。比赛现场,代表安海出战的王东海不负众望,稳稳将男子甲组59kg级金牌收入囊中。
记者了解到,多名在省运会取得佳绩的晋江选手亮相本次市运会,王东海就是其中一位。在不久前举行的省运会中,王东海为泉州代表队夺得一枚金牌。他透露,省运会结束后,自己回到泉州体工队做了短暂休整,而后继续投入训练。这次回到母校参加比赛,王东海感触颇深,“看到师弟师妹们如今拥有这么好的训练和比赛场地,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陈埭队领队丁辉荣表示,赛前两个月,陈埭就开始着手备战工作,从道馆和学校选拔了27名有冲劲的孩子组队,并特邀省赛冠军为大家集训。虽然很多队员是第一次参加市级比赛,但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各方面表现都不错。
“我们邀请到今年省运会跆拳道比赛裁判长、国家级裁判柯胜宝担任本次比赛裁判长,泉州体工队跆拳道主教练张国吉担任技术代表,无论是裁判团队还是比赛组织都是很专业、规范的。”大赛仲裁、晋江市跆拳道协会会长王卫透露,近几年晋江跆拳道运动发展迅速,成绩位列泉州前列。尤其是晋江少体校专业队的组建,对晋江的跆拳道事业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男子组中,何品毅(安海)获得甲组54kg级冠军,王东海(安海)获得甲组59kg级冠军,张心志(陈埭)获得甲组63+kg级冠军;陈少山(英林)获得乙组42kg级冠军,游海坤(英林)获得乙组46kg级冠军,王清森(安海)获得乙组50kg级冠军,李乾(永和)获得乙组54kg级冠军,李艺琪(内坑)获得乙组57+kg级冠军;余明轩(龙湖)获得丙组33kg级冠军,戴陈利(龙湖)获得丙组37kg级冠军,吴则锦(永和)获得丙组40kg级冠军,王文渊(安海)获得丙组43kg级冠军,张志鸿(磁灶)获得丙组46+kg级冠军。
女子组中,王雯婕(灵源)获得甲组46kg级冠军,任玉莹(陈埭)获得甲组53+kg级冠军,蔡心淇(安海)获得乙组45kg级冠军,代欢欢(磁灶)获得乙组48kg级冠军,尹雅玲(安海)获得乙组51+kg级冠军,吴谨茹(灵源)获得丙组32kg级冠军,周颖(安海)获得丙组36kg级冠军,聂文阳(安海)获得丙组39kg级冠军,陈欣灵(安海)获得丙组42kg级冠军,袁雨菲(安海)获得丙组45+kg级冠军。
310名击剑小将齐聚 28枚金牌花落各家
跆拳道比赛火热进行的同时,击剑比赛也在少体校训练馆内举行。剑道上,310名击剑小将轮番上阵,大家身穿白色击剑服,头戴面罩,单手持剑,两两展开对抗。
陈埭小将林欣彤亮相女子丙组花剑的比赛,她透露,自己学习击剑不久,刚开始时训练多了手很酸,后来慢慢习惯了,逐渐感受到这项运动的乐趣,“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击剑,没想到自己也能上手,还能参加比赛。”林欣彤说,作为初学者,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接下去要继续努力。
龙湖队工作人员周道洪表示,这次龙湖派出59名选手满额参赛,选手都来自龙湖衙口中心小学。值得一提的是,衙口中心小学是晋江首位奥运会击剑选手施嘉洛的母校。“衙口中心小学开设了击剑校本课程,平时体校教练会到学校指导学生训练,校内击剑氛围浓厚。”在周道洪看来,参加比赛不仅是对孩子们日常训练成果的检验,同时能激发他们对击剑的兴趣,促使他们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大赛副裁判长李歆告诉记者,本次晋江市运会击剑项目的报名十分火热,并且参赛选手主要以新手为主,大赛起到了宣传和普及击剑运动的作用。同时,通过这个机会加深基层学校对击剑的了解,从而发现和选拔更多优秀后备人才。据悉,本次比赛的组别是按照明年泉州市运会的年龄要求设置的,并增加了各项目团体赛,让选手有更多上场机会积累实战经验。
本次比赛共产生12枚团体金牌和16枚个人金牌。团体赛方面,深沪获得男子乙组花剑、女子丁组重剑2金,龙湖获得男子乙组重剑、女子乙组重剑、男子丁组重剑3金,安海获得女子乙组花剑、男子丙组花剑、女子丙组花剑、女子丙组重剑、男子丁组花剑5金,陈埭获得男子丙组重剑、女子丁组花剑2金。
个人赛中,石啸林(永和)获得男子甲组花剑冠军,林斯煌(池店)获得男子甲组重剑冠军,赖恩慧(西园)获得女子甲组花剑冠军,吕一瑶(池店)获得女子甲组重剑冠军;柳靖琪(深沪)获得男子乙组花剑冠军,潘子阳(梅岭)获得男子乙组重剑冠军,林静雯(永和)获得女子乙组花剑冠军,王晶晶(龙湖)获得女子乙组重剑冠军;林俊熹(永和)获得男子丙组花剑冠军,李德涛(陈埭)获得男子丙组重剑冠军,林萱(陈埭)获得女子丙组花剑冠军,陆佳琪(安海)获得女子丙组重剑冠军;林铂涵(陈埭)获得男子丁组花剑冠军,许诺获得男子丁组(梅岭)重剑冠军,蔡瑜霏(安海)获得女子丁组花剑冠军,李媛媛(池店)获得女子丁组重剑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