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特殊的礼物

时间:12月18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地点:西园街道官前社区

寒冬时节,冷得人直打哆嗦。但是,在西园街道官前社区,看到柯培鸿一家的善举,我心里暖融融的。

临近中午,我跟随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柯培鸿家里,阳光透过红色的篷布,眼前的一切像蒙上了红色的细纱,喜气洋洋。闽南的成人典礼即将举行,亲近的长辈忙进忙出,准备典礼、招待朋友。

柯培鸿决定将慈善捐赠仪式放在成人典礼前。他说,这于他于女儿都有特殊的意义。这天,是柯培鸿女儿柯欣棋的16岁生日,他决定以父母的名义向西园慈善(教育)基金会(筹备)捐赠善款35万元。

40岁出头的柯培鸿称得上年轻有为。社区党委书记柯火木调侃他为:“村里有钱人里年龄最小的,同龄人里最有钱的,关键还热心公益慈善。”

“为什么会在女儿16岁生日时捐出这么一大笔钱?”捐赠仪式后,我例行问道。“这其实是一件常事。”柯培鸿说,自己常年在菲律宾经商,当地自然灾害、学校翻建等,他都会积极捐款,“更何况是我的家乡,听说要筹建基金会,我就主动提出捐款。”

“16岁,在我们这已经算成人了,我希望她能够明白‘社会责任感’这几个字的含义。而我,是从我父亲身上看懂这几个字的,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村里大情小事他都尽心尽力。”柯培鸿说,这就是他给女儿的特殊的生日礼物。

社会责任感,这几个字让我想起了这个社区12月1日的那场婚礼,另一个父亲说了类似的话。乡贤柯贤通在儿子结婚那天,捐款100万元。柯贤通对着儿子说:“孩子,成家立业之后,你肩上的责任将会更重。爸爸妈妈祝福你们,虽然今天没有盛大的婚礼,但我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结婚礼物,希望你能够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永远都不要忘了身上的社会责任。”他希望儿子将来也不忘回馈家乡、扶贫济弱。

12月18日,刚好是第20个“晋江慈善日”。掐指一算,此次是我本月第三次、今年第五次,因为慈善捐款的事来到官前社区。这真的是一个有爱的社区,而这样有爱的村(社区)在晋江还有很多很多。而我突然看明白了有爱背后的慈善密码,那就是上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人的“特殊礼物”——社会责任感。

本报记者 苏明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