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多维度创新 嘉利玩具淡季不淡

2000万美元订单里 80%是新增

在嘉利公司,工人们开足马力全面赶工。

本报讯 (记者 蔡明宣 陈巧玲) 11月29日21时许,位于晋江五里工业园区的泉州嘉利儿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利”)里,一辆辆满载塑料米的大卡车缓缓驶入,开始下货。记者跟随插车往仓库里走,三万平方米的仓库内,整齐有序地堆满着各种原辅材料。与之一墙之隔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全面赶工。

往年10月份以后,玩具生产便进入“淡季”。而今年,嘉利却一反常态,旺季订单持续旺、淡季订单更加旺。

“这个月,公司接到了明年的订单,共计2000多万美元。目前,全线满负荷生产,依然无法满足订单的交货需求。”嘉利总经理陈艺娟说。正因如此,朋友圈招工、发布外协加工合作,成了她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常态。

比接到大单更让陈艺娟欣喜的是,2000万美元的订单里,有将近80%是新增。

万圣节刚过,陈艺娟便从美国公司收到了一份渠道销售统计表——嘉利生产的多款万圣节玩具销量居高,其中有一款成为美国主流渠道的销售冠军,还有一款则拿下Top4的好成绩。

来自终端的好评,不仅让美国经销商赚到了钱,也让嘉利在节庆玩具中赢得了口碑。与去年相比,嘉利收到的节庆玩具订单翻了3倍,这次更是收到了1000多万美元的订单。

还没等陈艺娟消化完这千万美元的订单计划,又一个千万美元订单接踵而至。来自美国山姆、劳氏等全新客户的订单,让嘉利童车继拿下沃尔玛于多个国家的订单之后,再次迎来“高光”。

与传统意义上的外贸订单不同,嘉利并非这些渠道商的订单生产商,而是品牌供应商。“无论是出口美国沃尔玛,还是新增的山姆、劳氏等订单,其童车产品均是嘉利自主研发的,并以嘉利自主品牌KALEE出口。”陈艺娟说,从贴牌到造牌,嘉利深耕多年。目前,嘉利自主品牌出口已达到60%以上。

淡季拿下超大订单,是晋江数字化、产品创新带来的正向反应,也是晋江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体的体现。

去年年底,嘉利与华为晋江签署数字化提升合作,在MES、数采等领域进行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数字提升。“经过近一年的数字化磨合,公司在生产效率、内部订单管理等多个领域有了较大进步。”陈艺娟说。

三年前,嘉利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并成立研发中心,聘请当地的设计师进行产品创新。今年,嘉利持续加码海外配套服务,在美国多地设立海外仓,就近服务消费者。从被动研发、凭经验生产,转变为以消费者的终端数据引导产品研发,这成为嘉利订单暴增的主因。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订单正通过“产业协同”分配给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玩具的龙头企业,嘉利不仅寻求自身强,还带动周边兴。除了订单协同外,嘉利还借助自身资源,助力更多兄弟企业将产品拓展至美国市场。“目前,有多件来自兄弟企业的产品经过我们的二次创新后,已提交给美国客户,正在参与选品。”陈艺娟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