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经济开发区:

实体经济插上数字“翅膀”

本报记者 许春 通讯员 曾美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机台飞速运转,工人寥寥无几,每台设备上的摄像头实时传送着生产画面。走进位于晋江经济开发区时尚园的华宇铮蓥集团,数字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带动车间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攀升,企业销售额实现每年递增。

当前,数字化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眼下,晋江经济开发区正以“园区+链条+数字经济”产业模式,推动鞋服、纺织、食品、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插上数字化“翅膀”,角逐数字经济“新蓝海”。

2022年9月,晋江经济开发区以工业互联网为主导产业,跻身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专项扶持名单。在各园区,已进行数字化改造企业达122家。

“到2025年,全区将力争建成1500个以上5G基站、100个以上工业APP,将培育30家以上数字化转型服务商、3个以上领先的平台,建成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区,助力晋江从‘产业之城’迈向‘数字之城’。”晋江经济开发区相关分负责人表示,这也是晋江经济开发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龙头示范带动 拥抱数字经济

华宇、信泰、盼盼、向兴、凤竹……近年来,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各园区,龙头企业纷纷搭上“数字”快车,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为什么龙头企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华宇的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自实施数字化改造以来,华宇经编机台运转率从75%提高到95%,产品不良率从25%减少到5%,产品研制周期从平均30天缩减到15天,企业销售额每年递增20%以上。

“工厂年产量大,生产环节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是一笔可观的利润。”华宇铮蓥集团执行总裁苏成喻坦言,数字化设备的运用还大幅提升了工艺效率,以前一个工人只能操控1~2台设备,如今1人可以同时操控20台,大大节约了人力。

(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