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花苑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小记者活动助我成长

晋江经济报小记者总团成立十多年来,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带领小记者深入了解家乡,学习了课堂里没有的知识,丰富了学生时光,是他们成长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

赖诗瑶(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五年2班):那个微风轻抚的早晨,我早早起床,准备参加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小记者活动。到了梧林传统村落,我发现这里每栋楼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块红砖都写满了岁月痕迹!你瞧,古戏台、传统庙宇、西洋骑楼……让我目不暇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踏进“修养楼”,细品着楼里的每个角落,感受着主人的爱国情怀。我们认真地听,用心地记录,此行真是收获满满。

黄铭得(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六年6班):那次,学校组织我们参观石井书院。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了那扇木门,进入了书香浓厚的书院。刚进入书院,我就惊呆了,这里有许多精致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都出自我们以前的毛笔老师。小记者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们不仅观赏了许多精彩的毛笔作品,还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练习书法,争取有朝一日写得跟老师一样好看,也能挂在书院上展示!

石涵(晋江安海西安小学六年2班):冬日暖阳的陪伴下,我们来到晋江博物馆。步入博物馆大门,我就被这里的幽静和古色古香所吸引,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我从未感受过的世界。当我看到明代大货船的模型,我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看到华侨们慷慨地为正在危难中的祖国捐物资,我敬佩他们的爱国之心;看到农民播撒种子的模型,我感受到农民正弓着腰、挥舞锄头的辛苦……那次的探索博物馆之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让我明白了身在新时代的我们多么幸福。

林晨泷(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六年6班):“加油!加油!”“再快一点儿。”“小心,后面有人追上了。”……此起彼伏的声音在赛场上响起,作为参赛者的一员,我满怀期待地来到了现场。这次举行的是推独轮车游戏,每个小组的队员轮流推车,直到小组所有人都完成了才算胜利。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了。我屏息凝神,双手紧握车柄,双脚用力,飞一般地冲了出去。可推车似乎不听话,东倒西歪。回想起刚才队友提醒的“找重心就能找到平衡”这句话,我懊恼不已,为什么不提前多思考下这句话的含义呢?虽然最后我们还是得了小组第三,但如果不是我的原因,我们小组能得更好的名次。经过这次的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团队精神。

洪宇辰(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五年2班):在无数次小记者活动中,我获得了不少知识,最让我难忘的小记者活动便是智慧之灯。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梧林传统村落,在这里,我学习了许多灯谜知识,懂得如何制作智慧之灯;认识了甲骨文,深刻了解了古人发明字时的想法。在制作智慧之灯时,我们小心翼翼地粘上双面胶,轻轻地放入灯中的零件,用力拧上螺丝。当打开开关时,它亮起紫色的光芒,还带点橘色,好似一道晩霞那般美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的汉字之旅,让我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李若曦(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五年2班):提起小记者活动,我觉得那次学习制作面线最值得回忆,因为我还拿了大奖。那天,我们怀着期盼的心情来到活动地点,走进面线晒干区。工作人员介绍:“拉出细细的面线后,我们要把它晒干,这样煮的面线才更好吃。”简单了解了面线后,当然要开始动手实操了。首先将水加入面粉,然后手不停地揉搓,直到面粉揉得表面光滑为止,这样我们就可以开拉了。我小心翼翼地拉着面,哎呀,它断了。我急忙搓回去,又撒了点粉,如此反反复复地操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把它折腾好了。“这里20圈!”没想到我拉了这么长一条面,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走上领奖台,感觉像做梦一样。就这样,我带着奖状和劳动成果,开心地回了家。啊!这次活动真有意义,它让我刻骨铭心。

陈芷淇(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六年4班):我记忆犹新的一次小记者活动,便是参观安海侨联。一踏入门,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位位华侨的照片,耳畔萦绕着老师对他们光荣事迹的介绍。聆听着华侨的往事,我徜徉在安海同胞的历史文化中。我突然想起我们的学校也是在海外乡贤的帮助下建设起来的。我能在这美丽的校园和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离不开他们的辛苦付出。此刻,我倍受震撼。我不仅了解了先辈们不为常人所知的辛酸史与面对困难挫折坚忍顽强的意志,也对自己进行反思: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前行。

李明宇(晋江安海西安小学六年2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小记者活动就是去豆腐作坊体验做豆腐了。首先要磨豆子。我恍如打了鸡血一般,用尽全身力气,一下一下地转动石磨,奶白色的黄豆糊渐渐从石缝中流出来。我累了的时候,同组的组员迅速接上。终于,在不懈努力下,我们在规定时间内磨完了豆子。之后,老师把煮好的豆浆倒入大缸里过滤。接着,老师左手拿着一个丁字形的木耙,右手拿着一个瓢,一边往豆浆里面倒卤水,一边用木耙搅拌。都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还真不假。很快,豆浆变成了豆腐脑。我放好豆腐框,铺好豆腐包,把豆腐脑舀进框里,在上面铺上帘,压上一块大石头。过一会儿,我发现豆腐框不滴水了,拿开石头,打开一看,一大块豆腐出现在我的眼前。老师见我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就给我切了一小块,它亮晶晶、颤悠悠的,咬一口,一股豆香味在口中久久不散。豆腐作坊真有趣,下一次我还要参加更有趣的小记者活动。

彭渝皓(晋江安海西安小学六年1班):五年级的时候,我正式成为一名小记者,也参加了许多活动。有一次活动令我最难忘。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我的内心异常激动。到了晋江博物馆,哇,又宽敞又美丽。在那里,我看见了许多文物,看到明代晋江陵水人吴可鼎教农民种番薯的场景,看到劳工被关在一个小船舱里的场景,看到晋江华侨在新加坡举行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情景……总之,这一天很难忘,既开阔了我的眼界,又丰富了我的知识,一举两得,岂不美哉。这次活动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