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习作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王亚楠(六年1班)

书籍好比一座阶梯,它可以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书籍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每当闲暇之时,我就喜欢翻开《大兵小将》这本书籍来看。

书里的主人公是栗正。初中生栗正成长在一个有爱却又似乎有点缺失的家庭。栗正一开始无法接受爸爸从军营里带回来的似乎不近人情的严苛,但栗正待在部队里的这段时间,经过深入了解之后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认为父亲是最坚强的战士。父子间由于距离产生矛盾,也最终在磨合中互相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儿子看见了父亲作为军人的智慧和血性,责任和担当,看见了父亲的国家情怀,慢慢理解父亲,敬慕父亲。

我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生活观念的不同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沟通的主要障碍,这种障碍导致我们两个人互相看对方的行为都不顺眼。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和朋友约定晚上出去吃烧烤,时间定在7点,大约5点时分,我独自一人在卧室里化妆,希望出去的时候可以美美的。时间一点一点在流逝,天渐渐黑了,乌云也悄悄爬上了天空,可我并未察觉,依旧兴高采烈地打扮着。这时,爸爸发现了情况,敲响我的房门,“别去了,太晚了,要下雨了。”爸爸语气严肃,面色铁青,我听到了爸爸的话,也生气了,于是二人吵了起来。其实,爸爸的初心也是为我好,只是用错了方法,一味争吵是无法解决问题的,甚至会加深矛盾的根源。这时,妈妈走过来劝我们需要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经过妈妈的劝导,我们之间所谓的那些矛盾,随着沟通交流逐渐消散。

人常说“父爱如山”,文章中隐忍的父爱几乎是很多人现实中真实的写照,我和爸爸也不例外。父亲是一个坚实的后盾,那么就注定这个后盾并不会多说很多话。因为不善言辞且能给予依靠,所以即使二人沟通不畅,也总能感觉到那割舍不断的情感在维系,和解总要沟通,而沟通需要耐心。

名师简评▲这是一篇关于读书心得的读后感,文章脉络清晰可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作者爱读书的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作者把“读”的内容概括出来,找出“感点”,然后围绕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展开,阐明因何与父亲发生矛盾,发表自己的看法。重心围绕“感”,而不是“读”,最后以“父爱如山”为结尾,深化了主题,充满了意蕴,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赵木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