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明明
“沿着这条新修建的道路,几分钟就能直达沿海大通道了,特别便捷。”昨日,在晋江市英林镇嘉排村,村民姚先生驾车外出,开上新修建的村道,平坦又宽敞。
这是自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以来,嘉排村为村民们办的又一件实事。
前段时间,结合辖区内中心区域缺乏外出通道的问题,嘉排村党委综合考虑邻里中心功能提升及人居环境提升进行整体规划,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老人会代表一起理思路、定方案,对村道拓宽改造项目进行评估、协商,实地考察原有村道情况,并通过走访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召开协商民主议事会,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村民心愿。目前,村道已完成拓宽改造,村民纷纷点赞:“现在出入既方便又安全!”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看似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小事,却是村民心心念念的大事。嘉排村党委书记张少迎介绍,今年来,嘉排村坚持党建引领,传承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积极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紧盯“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围绕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将党建工作延伸到乡村治理“最后一米”,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在英林镇党委的指导下,我们通过不断健全‘1+6+X’功能体系,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再根据不同年龄段村民‘量身定制’服务,满足他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让村民在‘嘉’更有幸福感。”张少迎表示。
其中,“1”就是坚持党建引领主线;“6”就是整合村委会旧址、南湾敬老院、市第十实验小学、嘉排幼儿园、南湾科技文化中心、青少年排球运动发展中心、英林中心卫生院伍堡分院、商业街市场、农贸市场、综合文化中心等现有资源,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为村民创建一个辐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居有所乐、食有所安、事有所办”六大功能的美好家园;“X”就是以“一街”串起“四景点”,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将伍堡古街与嘉排党史馆、嘉排记忆馆、姚嘉排故居、嘉里小院4个景点串联,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路线,让村民切身感受嘉排红色底蕴。同时,将原嘉排中心小学改造成“红色学堂”海螺乡村振兴基地,委托泉州市四维未成年人成长指导服务中心,拓展“X”的邻里红色教育功能。
此外,嘉排村重新优化整合各类空间区域,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原则,推动办公场所有机融合,在党群服务中心二、三楼设置“邻里会事厅”“柯派高甲戏和格子铺体验室”“心理咨询室”“妇联和嘉事微法务”“张明敏音乐室”“读书阅读室”等特色功能室,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
如今,在嘉排村,村民无论是办事、议事,还是养老、教育、娱乐等需求,都能在“党建+”邻里中心找到相应的场所,其较为完备的医疗、养老、教育等资源优势可辐射带动至周边十几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