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是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既有清婉细腻的音韵,又有高昂雄浑的腔调,明辨是非善恶、独具本土韵味的戏曲特色,深受百姓喜爱。
现在,让我们通过镜头走进高甲戏的台前幕后。
高甲戏传统剧目丰富,具有唱、做、念、打固定的程式,蕴含着精湛的表演艺术,其中不乏高难度动作,这些都需要演员长时间的沉淀与无数次的练习。
早期的高甲戏演员,多是跟随戏班子,在一场场演出中学习。现如今的年轻演员,大多是来自各大艺术院校,定向培养输送剧团。刚进团的新学员实践经验不足,剧团老师傅们都会手把手指导,压腿、吊嗓、空翻、挥水袖……细碎而反复。
功夫练好了,演员们便能慢慢走到台前,随着老团员们走剧场、下基层演出。
都说高甲戏演员是“全能选手”,他们会跳、会唱,还会化妆。下基层演出时往往是傍晚,随着天渐渐暗沉,一盏盏节能灯亮起来,演员们一手拿着小镜子,一手持着化妆笔,行云流水地在脸上描绘,不一会儿,绚丽的脸谱就诞生了。
时间一到,红色幕布徐徐拉开,演出正式开始。
演员们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和优美的唱腔,加上灯光、配乐,演出精妙绝伦,给人美的感受。台下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时而被诙谐幽默的丑角逗乐,时而又叹息怜悯主角的凄惨身世,最后在善恶终有报的大快人心的结局中拍掌叫好。
演出中,倘若把镜头拉近,你会发现许多演员脸上挂满了汗珠。虽说夜间演出比白天凉快几分,但在舞台强光的照射下,演员们身着层层叠叠的戏服,即便是站着不动,也是汗流浃背。一整场戏下来,演员们里外三层衣服都已湿透,走到后台,支架上挂着一排排等着晾干的戏服,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打理。
戏曲唱尽,观众离席,演员们草草地卸妆返程,休整后又将迎来新的一轮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