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冬日至 话养生

节气养生

情暖四季,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听咱厝知名中医话你知。

“立冬至,则冬日始。”本周一,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四季的开始被称为“立”,立冬也往往被认为是冬季的开始。此时,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由降变藏。在闽南这一天,很多人对立冬的关注点则更多地放在“补冬”上。

对此,咱厝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提醒广大读者朋友,立冬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规律,早卧晚起,多寐而阴血荣养,则阳有所依而精气藏。

冬季四大养生原则

立冬饮食,御寒养肾。说起“立冬”,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补冬”。

蔡文墨表示,冬季为肾经所主,主封藏,主咸。冬季饮食应以保温御寒、滋补、防燥为主,可多食山药、红薯、马铃薯、栗子、核桃等益肾养精的食物,多食山药粥、板栗粥、核桃百合燕麦粥等养生粥。此外,冬季进补宜根据地域及个体体质差异选择食物。晋江地处闽南,气候相对温和,应进补甘温之品,如鸡、鸭、鱼类。

立冬着装,注意保暖。蔡文墨表示,立冬时节,气温下降迅速,寒邪侵袭人体容易造成瘀血血栓,形成肺栓塞、心梗、脑梗等危及生命。此时,最好的养护办法就是防寒保暖。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出门宜加衣物,可携带围巾挡风、保暖。

立冬运动,不宜过剧。蔡文墨介绍,立冬后,汗多泄气、剧烈运动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所以,在冬季应该选择轻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以微微汗出为宜。

立冬情志,平和为宜。“冬‘藏’即神藏于内,养生避病应力求精神平和,宠辱不惊。”蔡文墨表示,冬季万物凋零,且光照时间短,容易让人出现情绪低落或抑郁,心情不佳者,可以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内出门晒晒太阳,或者与友人倾诉消除烦闷和低落的情绪,切忌情绪激动,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要注意保持情绪平和。

“我们常说节气养生,并不单指节气的那一天。从节气当天开始,就可按此养生原则调适生活,养生保健。”蔡文墨解析说。

推荐 补冬吃什么

药补不如食补。蔡文墨为大家分享四道养生食谱,补充营养,健康入冬。

推荐一▲清蒸鲈鱼

鲈鱼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健脾益胃、补脑健脑等作用,常吃对身体十分有益。清蒸鲈鱼做法简单,口味清淡,老少皆宜。

做法:鲈鱼清洗干净,再给鱼身划上几刀,处理好后倒入少许料酒和食盐,给鱼身涂抹均匀,再给鱼肚内放入少许姜片和葱丝,腌制十分钟。之后在盘内放入少许姜片,再放入鲈鱼,开水入锅,大火蒸十分钟。蒸好后取出鲈鱼,将盘内的汁水倒掉,放入蒸鱼豉油,给鲈鱼上放一些葱丝,还可以放点红辣椒丝点缀。倒入热油激发出香味,清蒸鲈鱼就做好了。

推荐二▲ 菌菇豆腐汤

菌菇种类多,如香菇、金针菇、白玉菇、白蘑菇、平菇、蟹味菇等。菌菇的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为身体补充营养。

做法:可随意选择两三种菌菇,清洗干净后切好待用。嫩豆腐切成小块待用。葱段、姜丝切好待用。碗中倒入少许玉米淀粉和水,搅拌均匀待用。鸡蛋打进另一个碗中,搅散待用。锅内加少许油,烧热后倒入葱段、姜丝爆香,再倒入菌菇翻炒。炒软后加水,放入嫩豆腐,煮开后继续煮两分钟。然后倒入淀粉水,淋入蛋液。最后加盐调味,这道汤就做好了。

推荐三▲ 红烧肉鹌鹑蛋

鹌鹑蛋营养高,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等营养物质,常吃对身体好,搭配红烧肉吃起来很解馋,不妨做出来尝尝。

做法:鹌鹑蛋清洗干净,加水煮10分钟,煮好后放进凉水里浸泡。五花肉切成小块,洗净后入锅焯水,焯水后捞出控干水分。锅内加入冰糖和油,炒出糖色后倒入五花肉翻炒上色,再倒入生抽、老抽翻炒均匀。然后倒入适量开水,放入八角、姜片、葱段,小火炖煮40分钟。鹌鹑蛋剥壳后,将水分擦干,入锅煎出虎皮状,等40分钟后倒入鹌鹑蛋,再加少许盐,继续炖煮20分钟。最后开大火翻炒收汁,这道菜就做好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