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荣誉市民胡诚初:“缘来晋江人”

人物名片:中国利郎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党委书记;2012年被晋江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本报记者 李玲玲

来晋江生活24年的上海人胡诚初,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晋江女婿。1998年,随太太回晋江探亲时与利郎王氏兄弟的“邂逅”,让他放弃了原先国有企业厂长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利郎公司的常务副总裁。

“飞机从晋江机场降落时,一眼望去都是低矮的民房。下机搭车,路上还时不时能看到一些砖石围起不过腰的旱厕,还有三五成群行色匆匆的农民工。”回想起初到晋江的场景,胡诚初依旧记忆清晰。

彼时,作为闽派男装的代表,利郎公司正在经历从批发零售到品牌专卖的转型阵痛。而让胡诚初不顾家人反对,甘愿放弃上海稳定工作,毅然加入利郎的原因,正是晋江这方创业沃土上无限的发展空间。

“以前在国企工作,时常感觉到能力发挥受限,但在利郎,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胡诚初说,加入利郎那年,公司全年销售额才1200万元,库存货值竟达880万元。他当时提出了一个条件——把清理库存的权力交给他。总裁王良星欣然同意,让他放手去干。

为了快速去库存,胡诚初让人用大卡车拉上货,四处打折促销,3折、1折,甚至论斤卖,很快就回笼了200万元资金。那一年,刚好碰到闽北发生特大洪水,在胡诚初的建议下,利郎把一卡车的衣服拉去赈灾,既解了当地之急又由此赢得市场好口碑。就这样,咬牙挺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利郎第二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也是在这年,胡诚初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多年存款,毅然入股利郎。

20多年来,胡诚初经历了利郎从批发转零售、建立自有渠道,到孤注一掷筹钱请代言人打品牌,再到解除资金危机,成功赴香港上市的曲折历程。在这过程中,他不仅深刻感悟到“睡不着的晋江人”的特质,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推动晋江本土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

2012年,胡诚初被晋江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胡诚初坦言,与王氏三兄弟的多年共事,让他学到了晋江人拼搏的精神、感悟了工匠的情怀、融入了分享的气度、学会了包容的胸怀。他对“爱拼才会赢”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晋江人不是看到希望才去拼,而是因为拼了才看到希望。

来晋江生活20多年来,胡诚初也时常思考,为什么许多大城市有资源、有人才、有市场,却出不了品牌?如今,他已经有了答案,那是因为晋江人的骨子里有敢拼、敢学、敢创新的精神。“‘晋江经验’诞生的关键在于特殊的地域人文,晋江文化属于一种海洋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晋江企业家善于吸取他人的精华充实自己。”胡诚初表示,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晋江经验”的传奇。

如今,当初那个“不成规模”的晋江,已成功跻身中国“大城市”行列,这也成为胡诚初回上海滩“炫耀”的资本。“我经常和上海的亲戚朋友讲,晋江不仅连续21年跻身全国十强县,而且生态好、空气优、交通便利,市民在家门口可以读名校、看名医,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

从上海滩南下晋江畔,从铝合金跨界到时尚服装,从老上海人到新晋江人,胡诚初笑言:“因为前世姻缘,让我与晋江人结下了一世情缘;而这一世情缘,又让我与利郎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晋江再续前缘。”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