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逐梦共富的晋江之路

在紫帽镇安置小区,居民乐享新生活。 本报记者 董严军 摄

本报记者 蔡斯洵晋江入海口,风起潮生。

这个昔日的贫瘠之地,正在演绎逐梦共富的晋江之路。

2021年,晋江地区生产总值达2986.41亿元,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4.46万元,接近中上等收入地区水平,远远超过了全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经济目标。

短短40多年,晋江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农业穷县”快速发展成为一个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领跑福建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城市。

如今,在“晋江经验”引领下,晋江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保持全国第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县域范例。

爱拼敢赢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从“三闲起步”的乡镇企业,凭借顽强拼搏和爱拼会赢的精神魄力,让“晋江造”在世界大局中闯出一番天地,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晋江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新步伐——

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这是晋江经济之所以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关键;具有“向心力”的产业基础,让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晋江扎根。

不久前,福布斯2022全球最佳雇主榜单出炉,安踏集团上榜。这是安踏集团连续三年,同时也是第四次入选该榜单。

经过多年发展,安踏集团从一家传统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全球化体育用品集团。目前,安踏集团运营门店超过11000家,在职员工6万名,35岁以下员工占比超70%,海外员工人数超8000人,每年吸引近千名大学生入职。

如今的安踏,是晋江企业国际化的佼佼者。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说,安踏的成功秘诀在于“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坚守主业”,就是这样的坚守,让安踏敢跟国际一流企业竞争。

拼搏和坚守,是晋江发展的生动注脚。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走出安踏、361°、特步等国内知名体育品牌,陈埭镇从滩涂渔村蜕变成品牌林立的世界制鞋重镇。2021年,安踏集团营收创下新高,同比增长38.9%至493.3亿元;特步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增加不少于35%,综合收入增长不少于35%,两项增速领跑国产运动品牌;361°集团强势反弹,主品牌产品上半年零售额(以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取得中双位数增长。

不止陈埭,“人人奋斗”的晋江本土文化特色,让晋江19个镇街“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全面开花,晋江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晋江,民营经济对税收、GDP、研发投入、城镇就业、企业数量等贡献超过九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就是要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一根本,脚踏实地做实业。”晋江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将在“晋江经验”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源于市场力量推动,也需要政府的主动介入、有为引导和倾心服务。长期以来,良好的政企互动是晋江的“金字招牌”。

20年来,晋江党委政府在晋江县域现代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锚定实体经济,先后实施“质量立市”“品牌强市”“资本上市”“科技创新”“数智转型”等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高新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晋江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带动城镇人口的聚集,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繁荣。

如今,晋江培育的市场主体已超26万户、上市企业50家,形成了1个超两千亿元(鞋服)、1个超千亿元(纺织)、2个超五百亿元(建材、食品)、3个超百亿元(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的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超6900亿元,跑出年均增长600亿元的“晋江速度”。

如今,晋江已从全国各地吸纳了上百万人口到此打拼和发展。在这片创业热土之上,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奋斗、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