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明明
八仙山北侧山下,几栋高大的红黄住宅楼静静伫立,这里是西园街道屿头社区集体投资建成的富仕山庄小区。清晨的阳光唤醒了这个安静的小区,悠闲的老人结伴爬山锻炼,步履匆忙的年轻人为前途打拼,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在家长护送下上学……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如果时间倒回到十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山,屿头居民的生活远没有如今这般美好。十年来,屿头社区集体收入由20多万元增长至450多万元,社区集体资产达7500多万元。十年来,社区先后投入数千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医疗、养老等,居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屿,平地小山;在水为岛,在地为屿。十年巨变,沧海桑田。屿头,这座崛起的“平地小山”,发展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美。
集体富裕 居民安居
赶在今年春节前,屿头居民洪金源一家搬进新家,住上新房,这个年过得格外欢喜、隆重。
洪金源的新家位于富仕山庄小区1号楼,共137平方米,购于七八年前。“从石头房搬进楼房,这个事放在早年,我都不敢想。”洪金源在一家金纸作坊上班,妻子在物流企业上班,夫妻俩每月六七千元的收入,要奉养老人、抚育两个女儿,日子过得相当紧巴。
几十年房龄的石头房已变成危房,洪金源一家期盼着一套新房。可是若论迫切程度,居民洪志勇更甚。洪志勇的父亲早年一直在外打工,社区内既没有建房也没有土地。洪志勇结婚后一家人借住在祖厝里,十分不便。而祖厝翻建,这家人彻底没了住处,只能在外租房。
改变的机会很快到来。2013年7月,由屿头社区集体投资建设的富仕山庄小区竣工了。屿头社区党支部书记洪耿谋介绍,富仕山庄位于社区石鼓山,建设区域为两座荒山及1994年双龙路改造拆迁安置用地和拆迁部分旧房,“一期安置房四幢219套,我们优先优惠安置该区域征迁户、低保户、住房困难户、二女困难户等。”
洪金源和洪志勇都在社区照顾范围内,两家都以较低的价格买了新房。“100多平方米的新居,我首付10万元就可以,加上社区按照人口分红,实际前期我只付了7万元,就搬进了新家,而其余近20万元,每个月只要还1000元就可以了,没有另外算利息。”洪志勇说,新家的环境很好,一家人安居在这个小区已经8年了,十分满足。
富仕山庄的建成,不仅解决了社区部分群众住有所居的问题,更为集体经济带来了收益。民生效益与经济效益叠加,这无疑是屿头社区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个成功举措。
小山崛起并非一蹴而就。自1997年起,屿头社区将近960亩抛荒地收归集体统一经营流转,迈上发展集体经济之路。2010年,屿头社区投资建成15栋物流仓库、标准厂房,每年租金收入260万元,既扶持了社区企业,又促进了居民就业。彼时开始,屿头崭露头角。
2018年,屿头社区结合晋江市田园风光拓展区项目建设,流转土地568.47亩用于田园风光景观建设,每年创收180多万元。2019年,屿头年集体收入达到450多万元,集体资产75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