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婧暄(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7班)
漫步泉州古城,或许你会被峰峦起伏的清源山所惊叹,或许你会被精美绝伦的东西塔所折服,或许你会被错落有致的红砖古厝所吸引……而我却对泉州城的古井情有独钟。
遍寻泉州古城街巷,你会发现许多古井已经消失,有些井栏还在却已变成枯井。当然,也有些井依然泉水涌动,屏息聆听时仿佛还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
井的出现与古人对淡水的利用关系密切,饮用、洗刷等都需要淡水。在古时候,人们选择沿着大江大河等淡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聚居生活。爸爸说,我们的母亲河“晋江”便是两晋时期中原汉人南迁泉州后,“沿江而居”,所以把这条江取名“晋江”。随着对淡水资源认识的加深,人们逐渐在远离江畔的地方挖井,汲取淡水生活。
“难怪我们现在看到的泉州城与晋江畔不那么近了。”我恍然大悟。
爸爸带着好奇的我考察了状元井、夫子泉、清白源等。我发现,每口古井井栏造型独特,都有悠久的历史,令人称奇。就说状元井吧,井栏呈八角形,双井口,旁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曾从龙状元井”几个大字;而“夫子泉”挖于南宋年间,井水不仅清澈见底,还很甘甜;“清白源”井则见证明代泉州织染业的辉煌……我用手摸了摸石井栏,它们凹凸不平,就像老爷爷额头上的皱纹。
随着自来水的普及,泉州古井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然而,它们依然是海内外华侨华人的乡愁寄托。据说,以前背井离乡的泉州人都会带上一小瓶故乡的井水,到旅居地后兑着喝,这样就不会水土不服了。
我爱泉州古城,也爱这座城遗留给我们的古井遗产!
指导老师 傅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