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柯国笠
近日,安踏集团旗下专业运动品牌迪桑特(DESCENTE)举办科技发布会,正式发布其“迪桑特专业运动锁温科技系统”,包括:SPACE WARMER、HEAT NAVI、SPACE WARMER WITH HEAT NAVI、HEAT CONTROL、3D INSULATOR SYSTEM五大锁温科技。
在今年的冰雪运动板块,迪桑特的主动发声率先在体育用品冰雪专业运动装备板块添了一把火,也开启“后冬奥会时代”运动品牌在冰雪板块的新一轮追逐。而在社交需求和科技硬实力等因素的加持下,冰雪运动装备的竞争对品牌而言,俨然是全新的高端局。
冰雪运动 冬天里的一把火
当第一缕秋风席卷南方地区时,不少西北地区已经落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在新疆阿勒泰、吉林长白山等地,8月就已经迎来了雪。
户外运动爱好者小尹早早就买好了一整套装备,定好了机票。这个常年热衷于户外骑行的“90后”告诉记者,冬季骑行常受气温过冷、容易受伤影响,而滑雪等冰雪运动正好弥补了他冬季对户外运动的需求,同时,作为新的运动项目,他也有足够的兴趣。
国人对雪的热爱犹如冬天的一把火。
小尹并不是个例。早在一个月前,当第一场雪降临新疆阿勒泰,国内在线旅游网站携程就率先开启了雪季预售直播。在8月24日的崇礼雪季预售直播中,携程平台当天交易额超500万元,累计售卖的酒店超4000间,直播间热度超320万,其间3次追加库存都在10秒内抢空。
而在终端滑雪场,不少北方雪场已经着手准备,迎接他们期待的“爆发”性滑雪消费需求。
在北京冬奥会的分赛场河北张家口,河北张家口市第四届冰雪运动会滑冰比赛也在上周拉开了序幕。而在浙江,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冰雪运动花样滑冰也搬上了赛场。
在抖音平台上,不少冰雪运动爱好者被大数据“锁定”,他们已经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享受”到冰雪运动的视觉魅力,更对滑雪运动跃跃欲试。
装备市场也迅速活跃,借着黄金周对冬季消费的第一波热度,上周,安踏集团旗下专业运动品牌迪桑特针对冬季对保暖、锁温的需求,推出了新的冰雪运动科技,在冰雪季来临前,率先在冰雪运动专业装备领域发声。
同样在产品层面,主打“奥运冠军同款科技”,安踏主品牌则重新将冬奥营销开启。在刚结束不久的北京时装周上,安踏冰雪系列新产品携手亮相。
安踏副总裁、CMO朱晨晔介绍,北京时装周可以看作是安踏冬季整个冰雪营销的开端,在唤起大家的冬奥记忆后,冰雪营销的活动会越来越多,比如“双十一”期间,安踏还将打造冰雪热训营等一系列冰雪体验活动。
装备需求 点燃新的增长极
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冰雪运动绝对是新兴运动类别。绝大多数南方人对雪的认知都处在视频、图像阶段。但这正激发了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2021—2022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作者、雪帮雪业董事长伍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5月1日到2022年4月30日,国内雪场的滑雪人次为2154万,同比增长仅3.76%。如果新雪季的滑雪人次能达到2500万,相当于同比增长超过16%,将创下近五年内的最高增速。
运动人群的迅速扩张也带来了对运动装备的积极需求。
根据安踏集团最新财报,今年上半年,以迪桑特为代表的安踏集团第三增长曲线户外运动群,抓住了户外热潮,在疫情之下保持强势增长,安踏旗下除安踏和FILA的其他所有品牌,收益同比增长29.9%,至18.28亿元,其中,迪桑特的表现最为亮眼。
一名冰雪运动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冰雪运动领域,特别是单板滑雪领域的顶尖专业装备品牌,迪桑特在滑雪服上的受众认可度极高。在东北市场,迪桑特滑雪服已经基本占据专业滑雪爱好者群体。
与此同时,安踏集团旗下奥地利顶尖专业双板滑雪品牌奥拓米克(ATOMIC)、瑞典滑雪品牌壁克峰(PeakPerformance)也开启国内市场的布局。
不少国际品牌也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9月16日,户外运动和冰雪运动品牌Burton正式入驻京东新百货。该品牌牵手中国滑板运动新星苏翊鸣切入自由式滑雪板板块,在专业性的同时,偏向个性、自由的品牌调性,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安踏的冬奥同款科技装备在冬季来临之前也悄然走红。其相对亲民的价格和可靠的保暖排湿技术、制作工艺,让不少KOC种草安踏滑雪服、保暖产品。有趣的是,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走红的安踏毛绒熊猫小包在新华书店小程序中出圈。
对于中国消费者,迪桑特最突出的形象是滑雪品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即将开板时,迪桑特显然野心更大。
迪桑特中国总裁乐俊表示:“如今迪桑特作为冰雪运动的领军品牌,我们希望将更多创新科技的产品带给冰雪运动爱好者。”
和普通运动服装相比,独有的器械和护具是冰雪运动专业性的标志之一。在今年年初冬奥会掀起的冰雪运动热潮中,不难观察到消费金额增速最快的品类分别是雪板固定器、单板滑雪板、速滑刀片、滑雪裤和滑雪服,同比增速均超130%,近一半的冰雪运动爱好者都会购买护具。
冰雪运动给运动品牌带来新的蓝海也是不争的事实。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晖认为,细分运动类目的专业性不断提升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基数增大,具备中高级冰雪运动水平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购买入门级的冰雪服饰到购买更加专业化的冰雪器材,再到“进阶”滑雪大神,冰雪运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冰雪运动消费者对运动器材装备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交+科技 新兴运动高端局
记者了解到,在滑雪板块,包括滑雪服、滑雪帽、滑雪板、滑雪鞋等都是滑雪运动的基础装备,而在专业保护的基础要求下,滑雪装备的价格动辄千元,普遍近万元,高端装备过万则是常态。
高价格也让消费者对冰雪运动装备的科技性、专业性有了心理期待。
刘晖表示,消费者随着运动经验的不断丰富,对装备的专业度及配套设施的完善度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商家不断在产品品质和服务上打磨,培养出一批越来越专业的消费者。
“技术壁垒”是产品核心竞争力,这也是迪桑特对于持续拓展中国市场给出的答卷。
作为冰雪运动的老牌,迪桑特已经在冰雪装备领域深耕数十年,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登上最高领奖台的运动员中,穿着最多的运动品牌就是迪桑特。在专业性布局上,安踏集团旗下迪桑特品牌已然具备绝对的技术实力。
事实上,在产品研发层面,对保暖、吸湿排汗等有更高要求,对面料的独特性、专属研发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标准。
记者从专业户外运动生产厂家了解到,类似迪桑特之类的高端户外品牌,特别在冰雪服装上的产品研发,从面料开始,多采用定制款,以保证产品的特殊性和对功能需求的匹配度。在这一点上,就给绝大多数品牌制造了极高的准入门槛。
而在国内品牌层面,多数品牌还停留在基础的保暖功能上,没有针对冰雪运动突出冬季运动类的专业性产品,更多还是集中在保暖性羽绒服上。
而从运动类别来看,冰雪运动在国内仍属于小众。和飞盘、腰旗橄榄球类似,户外、小众、时尚、社交,这两项本就有着亲缘关系的运动快速出圈,成为当下都市青年热衷的“运动+社交”两不误的项目,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从京东的消费数据分析发现,国内消费者的运动偏好也在持续细分并且变得愈加个性化。
如何运营消费者,特别是具有高净值、强社交特质的消费者,则是国产品牌面临的新课题。
迪桑特的“行动家俱乐部”已经跑出了一个“标准答案”。
从去年开始,迪桑特就积极在门店搭建沉浸式滑雪互动游戏体验区,注册成为“行动家俱乐部”会员,便可通过体感进行滑雪游戏。不论从展区规划还是展品选择上,迪桑特都在雪季开启之际,于城市商场内率先为消费者构建起一个沉浸式的冰雪运动体验场所。
不仅在冰雪领域,在最近热度颇高的“铁人三项”运动上,迪桑特通过“行动家俱乐部”社群,已经囊括了国内数量最多的“铁三”爱好者,其中就包括此次“铁人三项”话题人物、运动员“阿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