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秋高气爽。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啦!无论是超市,还是朋友圈均可看见大闸蟹的身影。都说当下的大闸蟹,膏黄肥美、肉质充实,是品蟹的好时节。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专家委员陈宜阳提醒,大闸蟹虽美味,但是不宜贪食,同时品蟹时不宜配冷饮和茶。
金秋时节 大闸蟹热销
金秋时节的时令美味,非大闸蟹莫属。不少细心的小伙伴发现,大闸蟹早已爬上各大家庭的餐桌,成为食客的美味佳肴。日前,记者走访咱厝超市等发现,大闸蟹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在大润发世纪店,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大闸蟹。“最近,看到大闸蟹上市了,就想买点来尝尝鲜。”家住宝龙国际社区的许女士说,看着各种各样的大闸蟹,买点回去煮给孩子品尝。
无独有偶。在蟹都汇晋江店,记者看到店内的水柜放着不少鲜活生猛的大闸蟹。“每年国庆前后,都是大闸蟹销售旺季,当下店里主要售卖蟹券。”蟹都汇全国连锁泉州地区负责人陈勇发说,阳澄湖大闸蟹刚刚上市,国庆节前后,更多产区和更大规格的公蟹母蟹会大量上市,届时广大消费者选蟹空间变大。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受天气影响,大闸蟹的产量相比往年有所减少,但是当下各大蟹店大闸蟹零售价格未涨,与往年持平。“目前店里推出的大闸蟹券零售价格跟往年一样。”陈勇发说,虽说今年受天气影响,大闸蟹产量减少30%,收购价上涨20%,但是蟹都汇秉持回馈新老顾客的原则,礼券售卖价格跟往年一样。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下超市、大闸蟹实体店都是主推蟹券,如蟹都汇推出380元~3000元不等的蟹券;大润发同样也推出蟹券,差别在于蟹的重量。除此之外,记者在朋友圈、网上也看到各大品牌推出各种各样的大闸蟹。
食用方式有讲究
大家都知道,大闸蟹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如蟹黄和蟹膏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除了蟹黄、蟹膏,蟹肉也有很高的营养,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虽说大闸蟹营养价值高,也很美味,但是食用不宜过量,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陈宜阳说,如果一餐吃了大量的大闸蟹,身体需要大量的蛋白酶去消化这些蛋白质,平时蛋白质吃的比较少,蛋白酶的工作能力有限,就会导致蛋白质消化不良,引起胃肠不适。
目前大闸蟹流行的吃法,是清蒸,小伙伴在烹饪时,要注意把它蒸熟蒸透,在煮蟹时,可以放些生姜或紫苏叶,不仅能解掉其毒性,还能去除腥气,提升口感。陈宜阳特别提醒,若是吃不完剩下的大闸蟹放冰箱,在吃的时候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在食用大闸蟹时,小伙伴也要牢记这几点。陈宜阳说,大闸蟹本身性寒,除了不能与柿子同食外,还不宜搭配冷饮,因为如果与冷饮同食,会加重胃寒的情况,导致腹泻。同时,也不宜配茶。茶水里含有大量的鞣质,因此,吃蟹时和吃蟹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
陈宜阳特别提醒小伙伴,不要吃死蟹,死的大闸蟹或者隔夜蟹的营养物质会丢失,也容易在储存的过程中滋生大量的细菌和毒素,导致食物中毒。
小贴士▲ 选购有技巧
面对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大闸蟹,小伙伴要怎么挑选?陈宜阳表示,俗话说,九雌十雄,意思就是农历九月前后,母蟹最肥,黄满肉厚;农历十月后要吃公蟹,十月之后公蟹最肥,膏最饱满。大闸蟹的选购要牢记以下几个点:第一,看外观,母蟹首选翘屁股的,越翘越厚则越好,而公蟹看嘴唇,红的越深越好。而区分公蟹和母蟹也很简单,公蟹的肚脐是三角形的,母蟹的肚脐是圆的。第二,查细节,看肚脐、捏蟹脚,辨别肉质的饱满度。肚脐突出,且蟹脚肉质饱满,通常比较肥美,蟹壳色泽为清一色且富有光泽,为大闸蟹的精品。第三,掂重量,同样规格的螃蟹,越重越好。观察不同的蟹,嘴巴里吐泡泡或用手触碰蟹的眼睛会回缩眨眼,表示螃蟹鲜活,反之则可能是失活的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