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小记者走进新华书店 领略“书香”中秋

本报记者 欧阳霆 阮芳菲 董严军 文图

9月10日下午,本报小记者走进晋江市新华书店,参加中秋游园活动。这个中秋节既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又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小记者沉浸在别样的欢乐中。

游园活动准备了投壶、诵读诗词、开心大转盘、教师节留言等环节。小记者拿着游园券,到新华书店的不同角落“打卡”。

瞧,朗读亭外排着整齐的队伍。内坑柑市中心小学小记者林东炜走进朗读亭,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选了一首应景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朗读出来。他声情并茂的朗诵,获得了“98分”的高分,引来其他小记者欣羡的惊呼。

当天,投壶这个传统游戏让不少小记者犯了难,箭总不能如他们所愿落进壶里。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滨江校区小记者卢诗芸到了第二轮才找到感觉,一下子投进了7根箭。从失败变成投进最多的人,诗芸骄傲地说道:“事在人为, 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今年的中秋节恰逢教师节,是团圆遇上了感恩。因此,小记者在“我对老师说句话”这个环节,纷纷拿出笔,写下对老师的感谢。“感谢您四年以来对我的教育,我们曾一起笑过、哭过。愿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找到快乐!”“一转眼五年了,您陪伴我经历了许多,在我挫折时安慰我,也为我的成功而自豪。老师,您辛苦了!”一句句简单却感人的话,让人印象深刻。晋江市第八实验小学分校区小记者王姝鑫写完后,小心翼翼地把纸条贴在板上。“虽然简短,但里面包含着我最真挚的情感。”

游园结束后,小记者期待已久的博饼环节来了。小记者15人一组围在一张桌子旁,拿起骰子往红碗里轻轻一放,一时间,骰子清脆的响声、笑声、欢呼声连成一串,好不热闹。西安小学小记者唐义倢连续两把都摇中“四进”。同组小记者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但他却有些失落:“差一点就是‘状元’了。”让他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组陆续出现了“五子登科”“状元插金花”等状元“人选”,竞争愈加剧烈。最终,义倢没能如愿拿到“状元”,但他获得的礼品也不少。“有这些‘战利品’,我已经很满足了。”

小记者感言

这次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是博饼。一开始,我信心十足,势必要拿下“状元”。然而,进行了一大半的时间,我就只拿下两个“一秀”。这时,我已经打算放弃了。工作人员看到后,对我说:“做事要耐心,绝对不能放弃。”于是,我坚持了下来,最后还成功摇到“对堂”,拿了一个大奖品。

杜炘衡(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滨江校区)

我们体验了有趣的投壶,玩了刺激的开心大转盘,还给敬爱的老师们送上诚挚的祝福。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朗读比赛,朗朗书声从朗读亭里传出,是多么的动听啊!最精彩的当然是博饼,红色的大碗在我们小小的手中传来传去,骰子“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活动圆满结束,大家都满载而归。

陈乐冉(晋江梅岭心养小学)

我们走进新华书店,体验了博饼、投壶、朗诵等活动带来的乐趣。其中,博饼最具特色。这次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中秋民俗的趣味,更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博大精深。它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融进了我们每个小记者的心间。

陈瑾萱(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滨江校区)

在这“双节”同庆的日子,又恰逢新华书店85岁生日,肯定是奇妙的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不少快乐,我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柳芮昕(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桥南校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