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埭溪边: “党建+网格”赋能 常态化疫情防控

本报记者 王诗伟 通讯员 吴鸿怡

“敲门行动”连续开展,“外防输入”防线持续筑牢。昨日,记者从晋江陈埭镇溪边村了解到,全面推行基层网格治理工作以来,溪边村围绕“党建+”模式,构建三级网格工作体系,“实”字当头、“细”字入微,穿透式抓实抓牢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也从实践中检验网格治理成效。

基层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把好“关卡”,事关疫情防控大局。溪边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用好一套数据、贯彻一套机制、依托一个体系,精准施策,科学防控疫情。

得益于承接晋江市国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溪边村率先建立起全村37000人的人口信息数据库。依托智慧网格信息系统,实现了人口、房屋、单位信息的有效集成。8月中旬,全市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溪边村通过对网格内人口、房屋分布情况分析,遵循高效便民原则,在全村7个二级网格和10个三级专属网格设置了17个核酸采样点,构建起“村内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的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的同时,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高效完成数次全员核酸采样的工作。

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溪边村专门制定一套工作机制,通过网格例会、巡查走访、工作下达事件上报、网格内部管理微信群等实现贯穿式的网格内部信息交换,以快制快落实“三公(工)一大”数据排查工作,从快处理密接、次密接人员,同步纳入健康检测,第一时间做好中高风险地区返晋人员的管控工作。

“小网格”筑牢疫情防控“大屏障”,三级网格自主摸排是实现末端落实的具体体现。自三级网格体系建立以来,溪边村依托101名三级网格管理人员、95名党员、352名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力量支撑,建立起疫情防控早期预警防线。通过三级网格自主摸排,劝退87名中高风险地区欲返晋人员,并上报65名中高风险地区返晋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7个三级专属网格(企业),在做好重点人员自主摸排的同时,还自行设置了集中健康观测场所,将防疫工作落细落实在“最后一米”。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