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与太阳“肩并肩”的塔吊司机——

“在这里,我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暑你最美”系列报道⑨

本报记者 林小杰 陈巧玲

烈日当空,高温警报一次次“拉响”。日前,在晋江养正中学开发区校区的项目现场,离地40多米,36岁的晏韩兵正熟练地驾驶着巨大的动臂塔吊运送建材。他是这片工地上的塔吊司机,也是在滚烫云端中孤独的“舞者”。

早上5点多,晏韩兵就整理好着装,戴上安全头盔、手套、安全绳,通过云梯爬上40米高的塔吊,开始一天的工作。10分钟后,到达控制室的晏韩兵衣服已完全被汗浸湿。

“最喜欢清晨在塔吊上看日出,觉得一整天都是崭新的。”晏韩兵说,他一般每天工作8小时左右,不过只要工地开工,他就需要待在塔吊控制室内,“因为现在天气热,工地也要求工人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所以上午10点多,我就会下来,下午2点半再爬上去,一般到晚上7点才下班。”

对于晏韩兵而言,中间下来和上去的那一趟是一大挑战。“塔吊机和控制室的门都是铁的,太阳晒一会儿就烫手。上午10点多到下午2点多是最烫的时候,地面温度也最高。”因此,晏韩兵在攀爬时必须戴手套,但有时云梯的高温经常能穿透手套,所以他只能尽量加快攀爬的速度。40米长的云梯,晏韩兵用10分钟左右就能爬上去。

“进入控制室后,还要经历长达至少4个小时的工作,而控制室三面都是玻璃窗,胳膊、脸上被晒得起皮是常事。而在操作塔吊时必须一丝不苟,即使阳光直射眼睛,我也经常不敢眨一下。”晏韩兵说,控制室里面闷热,又没有卫生间,所以他只能在下班后多喝水。

记者了解到,晏韩兵从事塔吊工作已经8年了,他驾驶过的最高塔吊达126米。谈及第一次上塔吊时,晏韩兵笑道,“当时刚开始学塔吊驾驶,第一次上去就有居高临下的感觉,紧接着身体就很难受。不过,后面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操作,现在已经习惯了。”

由于工作特殊的原因,塔吊司机一般都是一人一岗,工作时也没有人在一起聊天。“所以,空闲时我们会随手拍一些晚霞照片,分享在朋友圈里,就算是苦中作乐吧。”晏韩兵拿出手机说,这里面的照片都是他拍的,“在这个高度,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记者得知,晏韩兵来自湖北,妻子、孩子都在厦门,他从今年2月来到晋江,就一直在工地上干活。“我每天都会跟家人视频聊天,把我拍下来的美景跟她们分享。”他说。

“虽然我们每天工作很辛苦,但是看见很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会感到很自豪。”晏韩兵说,他也是晋江城市的建设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