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街镇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磁灶窑保护传承 开启“世遗+”模式

本报讯 (记者 赖自煌 通讯员 李玲玲) 日前,晋江磁灶窑暑期研学营圆满落幕,转入常态化开展。累计四期暑期研学营活动,共吸引100多名青少年参与。

磁灶窑研学营期间,磁灶镇政府、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携手磁灶窑非遗传承人,以“世遗+非遗”的形式,持续深挖世界遗产价值,通过丰富多彩的研学内容,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世遗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历史文脉的传承。

“活化利用,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与保护。”磁灶文旅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磁灶窑研学项目以磁灶窑陶瓷烧制技艺为主体内容,辅之以丰富多彩的闽南非遗文化,打出了“世遗+非遗”的文化牌。过去一年,已有上千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游客、市民走进磁灶窑址。如今,磁灶窑址更是晋江颇受欢迎的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

记者了解到,打造“世遗+非遗”文化牌,将动态的非遗文化引入静态的世遗点,让世遗点在活化利用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是晋江凝聚各界合力开启磁灶窑保护传承“世遗+”模式的一个剪影。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年多来,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为包括磁灶窑址在内的晋江3处世遗点提供1815万元风险保障,“世遗+保险”开创了以保险方式创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先河,同时也探索着可持续文物保护的新模式;随着金交椅山窑入选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中国古陶瓷学会磁灶窑研究中心在磁灶窑址揭牌,以及晋江市磁灶金交椅山窑址文管所挂牌,“世遗+文化”的模式依托国家级学会平台和各级专家力量,将让磁灶窑世遗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更专业。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