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训练学习两手抓 “体教融合”出成果

晋江市少体校24人被高校录取

本报讯 (记者 李诗怡) 昨日,记者从晋江市少体校获悉,该校今年高考再传捷报——24名学生被本科高校录取,其中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985、211和“双一流”名校。此外,有2名学生被大专院校录取。

据晋江市少体校校长吴建财介绍,今年该校有28名学生参加高考,来自篮球、田径、羽毛球、空手道、排球、举重、跆拳道、游泳等项目。随着各校录取名单的出炉,好消息相继传来。据统计,今年晋江市少体校有24人被本科高校录取,其中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985、211和“双一流”名校。与此同时,有2人被大专院校录取。

记者了解到,今年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的学生,是来自晋江市少体校羽毛球队的蔡启晔。晋江市少体校羽毛球队教练林嘉琳告诉记者,蔡启晔是安海中学基地校招收的第一批队员,参加过省运会和泉州市运会,并获得第十届泉州市运会羽毛球比赛男子乙组单打第一名,这也是晋江时隔多年再次拿到泉州市运会羽毛球项目金牌。

“这个孩子从小就能吃苦,敢打敢拼,不论是学习还是训练都比较自律,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林嘉琳透露,蔡启晔被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录取,目前已经到学校报到,开启大学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来自羽毛球队的黄铭宇被东南大学录取,王骏彦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

谈及多名学生被重点高校录取,林嘉琳感触颇深,“‘体教融合’模式的实施保证了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我们一般是课后和周末进行训练,训练和学习两手抓,这样有利于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林嘉琳说,很开心他们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这离不开孩子们自身的努力和勤奋。这对队里的师弟师妹是很大的鼓励,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吴建财表示,近年来,该校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模式,建立新形势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享、体教双赢”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机制,强化业余训练工作管理,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力度,逐步建立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共管的体育运动学校及业余体校管理体制,培养德才兼备的全能型尖子运动员。

据悉,近年来,晋江市少体校共向省级和泉州市级体训单位输送人才200余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