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b版:E5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晋江农商银行:当好地方金融“主力军”

晋江农商银行开展“学党史、铸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晋江农商银行助力阳光社区打造阳光“智慧夜市”。

晋江农商银行金融助理 了解农户金融需求。

晋江农商银行开展“十个一”对党忠诚教育系列活动。

本报记者 陈荣汉

“陈总,您公司申请的科创贷审批下来了,明天就能够放款了!像你们公司这样的高科技产业一定会给予帮助的,希望这笔资金能为你们公司缓解燃眉之急。”晋江农商银行灵源支行金融助理通过电话为企业主带来了好消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这一幕,是晋江农商银行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好支农支小“排头兵”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晋江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史桐融表示,近年来,晋江农商银行在“晋江经验”引领下,主动作为,坚守主责主业,发力纾困惠企,扶持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各项业务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服务实体经济根基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晋江农商银行百余名党员在晋阳湖畔深情放歌。在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史桐融的带领下,党员同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重温自己对党忠诚的誓言。

近年来,晋江农商银行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构建“理论、活动、实事”三维课堂,持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有效引领全体党员干部知史爱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答好不忘初心、从严治党的“忠诚卷”。以实际行动在深化“三提三效”行动、“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及服务实体经济、稳住经济大盘中诠释对党的忠诚。

立破并举守阵地,答好守正创新、凝心铸魂的“宣传卷”。联动线上线下、行内行外宣传资源,壮大主流舆论,不断凝聚正能量,守住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

强基固本筑堡垒,答好实干笃行、提质增效的“担当卷”。持续推行“达标创星”“党建引领 先锋力行”等创优争先活动,构建“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党建新格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风清气正倡廉洁,答好崇廉尚德、马上就办的“作风卷”。全面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

奋楫争先强队伍,答好唯优唯实、锐意进取的“人才卷”。把牢党员选、育、管“三关口”,实施员工成长积分、公开选拔竞聘、绩效考核激励约束等机制,激励干部员工担当作为。

聚力融合强引领,答好专注主业、服务大局的“发展卷”。紧扣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实“融合型”党建,围绕年度六张重点清单,加强与当地党政部门、村居、商会协会等的对接合作,为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支持。

助企纾困见真章 筑牢稳经济金融防线

“真是意外之喜,没想到晋江农商银行这么给力!”近日,一笔信贷资金的及时发放,让晋江经营鞋业生产多年的企业主丁先生长舒一口气,“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晋江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在支持复工复产专项走访中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协助我们申请制造业专项政策贷款,两天时间内就完成贷款发放,同时给予我们足够低的贷款利率。”

一系列关于推进经济平稳增长的专项行动,正在晋江农商银行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这也让众多“丁先生”从中受益,生产经营有了更多底气。

今年初以来,伴随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晋江部分产业普遍存在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等困难,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遇到诸多挑战。

“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强,金融强。”史桐融说,“我们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融资利率,简化审批流程,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切实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一方面,该行积极打好再贷款、再贴现、纾困专项贷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服务实体经济政策“组合拳”,并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简化转办贷流程,基本实现隔日续贷甚至当日续贷。截至6月末,七期纾困贷款发放总额18.93亿元,惠及558家企业,多项纾困指标位列晋江市、全省农信系统首位。

另一方面,聚焦“新渠道”,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价值,发力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主动对接“金服云”“信易贷”等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在平台发布“信e贷”等特色拳头产品,积极响应客户融资需求,扩展小微企业融资新渠道。至6月末,通过金服云平台发放贷款总额44.13亿元(2081户)、通过“信易贷”平台发放贷款总额8.17亿元(731户)。

服务“三农”担使命 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盛是重点。

一直以来,晋江农商银行在“三农”领域精耕细作,依托全市101个网点的布局优势,扎根“三农”,不断打造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由此持续创新优化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去年,晋江农商银行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乡村振兴办正式发文,选派全省农信系统首批52名人员挂职担任19个镇(街道)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同时,选派293名金融助理到村(社区)基层一线,实行“金融助理五个半天外拓”“金融助理网格化管理”等制度,建立金融助理网格化、规范化管理系统,实现金融助理驻村工作有条理、有痕迹、有动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源动力”。

近年来,该行在持续推广“福农”“福林”“福海”“福商”“福工”等“五福”系列信贷产品,打响激活市场要素产品品牌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升级“福农快e贷”,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福商·电商贷”“福工·科技贷”“福工·科创贷”等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海洋金融产品,打造晋江特色品牌。

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背景下,该行以金融杠杆撬动农村“两权”等生产要素,开发“福村贷+农房乐+农田贷+农地贷+农股贷”系列产品,完善“特色要素+特色产品”体系,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助推农村经营“新主体”发展。截至6月底,“农房乐”户数409户,用信余额3.22亿元,为盘活农民“沉睡”资产、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仅如此,该行还有效破冰福农综合服务平台,运用福农e政“新平台”,联合晋江各部门积极推广应用福农e政平台,已同晋江市水利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及各镇政府等单位开展合作,通过“福农e政”平台发放移民直补资金、耕地地力补贴、教育局教育补助资金等21项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该行还紧密对接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进一步做好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镇(街道)的评定工作,以便为村民发展产业提供信贷等金融支持。目前,该行已累计评定信用镇4个、信用村80个。

人民幸福总关情 筑牢民生幸福之本

2006年,阳光夜市自发形成。如今,它已成为晋江人气最火爆的夜市,日均人流量超1.5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为助力阳光社区打造阳光“智慧夜市”,晋江农商银行以“农商所能”,助力“夜间经济”,联手阳光社区打造阳光“智慧夜市”,开发上线阳光夜市统一管理平台,在G端(市场管理端)、B端(摊贩管理端)、C端(消费者使用端)架起金融生态的桥梁。

该行对阳光社区商圈和夜市商户进行资料建档,建立“快e贷”白名单近300户并批量授信2亿元,为摊商的生产经营注入更多信心。

“夜市如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人气越来越高,大家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在授信仪式上,摊商颜洄说,“这次晋江农商银行给予10万元的贷款支持,就相当于有了更多资金上的保障,也让我们更有底气推出更多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晋江农商银行还以阳光支行·邻里金融服务中心开张运营,以社区居民金融需求为“圆心”,配备自助设备区、现金柜以及防疫电子哨兵等基本金融服务设施,设立社银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晚霞驿站,引进政务机、社保机、回单机、网银体验机、开卡机等自助设备,提供综合化的民生和政务服务。

金融服务的及时跟进,让阳光社区焕然一新,而这并非个例。

近年来,晋江农商银行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推进建设智慧生活工程,搭建“海、陆、空”全覆盖和“衣、食、住、行、娱、医”综合化的生活服务智慧金融平台,拓展智慧+公交+医疗+学校+物业等涉及三产、民生共100个15种行业场景应用项目,打造综合化、场景化生活服务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为便民生活插上金融“翅膀”。

为做好做优线下网点,该行主动作为,推出各项创新之举。在营业部率先试点开通全省农信系统首个社银“一站式”服务窗口,推出包括养老保险个人重要信息变更、工伤保险个人重要信息变更等43项业务的委托办理;打造融合型特色服务网点——磁灶支行,以当地陶瓷文化为延伸,打造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标杆型网点,为客户带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情感交互的创新体验;与晋江市乡村共享驿站运营中心合作在西园街道屿头社区建设晋江市首个“泉州乡村好货馆”暨“福农驿站”(包括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服务示范点),聚焦“人、物、渠道”进行资源融合和再造,让“驿站”变身“便民金融平台”“好货流转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专业暖心服务平台”五大平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晋江农商银行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着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协同推进、蹄疾步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在推动晋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农商新担当。

晋江农商银行金融指导员进企提供金融服务。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