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b版:C3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盘活资产资源 让“钱袋子”鼓起来

灵源: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正当时

曾林社区举行“党员中心户”挂牌活动。

社区网格员服务居民。

灵源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灵源曾林社区屋舍俨然,社区道路干净整洁。

灵水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

本报记者 林伊婷 秦越

8月,阳光炽热,走进晋江灵源街道,各社区的乡村建设也干得火热。

在灵水,升级改造后的社区农贸市场,不仅优化了环境,还为集体经济增收70万元;在林格,人居环境整治高潮迭起,社区面貌显著提升;在曾林,党员中心户拉近了党群距离,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一幅幅乡村建设的美好图景正在灵源街道铺展开来。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也是灵源街道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灵源街道围绕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立足街道发展实际,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生态建设、人才培育等短板弱项,突出以解放思想推动发展势能积蓄,通过找准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凝聚发展合力,奋力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0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发展社区集体经济,让居民富起来,是灵源街道多年来坚持努力的方向。

灵源街道因区而设,所辖10个社区此前皆因城市发展需要涉及征地,如何将社区剩余的边角土地、回拨地等资源有效盘活,进而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今年来,围绕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灵源街道紧抓毗邻园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社区利用闲置土地,策划发展园区配套的商贸服务项目。

有了土地,有了规划,还不行,项目从哪里来?资金从哪里来?灵源街道主动对接晋江经济开发区,深化区域协同,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充分挖掘潜在价值,促进区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7月30日,灵源街道与晋江经济开发区联席会议召开,现场,双方经前期充分调研、准备,聚焦双方发展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沟通联系,做到问题当面摆清、思路当面理清、措施当面说清,有力地推动了一批历史问题的解决,更谋划确定了一批合作项目。

目前,灵源街道与晋江经济开发区已初步确定了林口社区邻里中心、英塘现代商贸区、大山后标准厂房建设等多个项目。

除了盘活资源策划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外,近年来,灵源街道还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将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监管,有效盘活利用,进一步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近期,灵水社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顺利完工、正式投用,改造后的市场新增标准摊位至100个,并招标引进了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对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如今,不仅市场旧貌换新颜,同时也进一步发展壮大了社区集体经济,市场创收由改造前的40万元增至70万元。

灵水农贸市场正是灵源“三资”清理和监管落到实处的最好证明。原来,早在2018年以前,灵水农贸市场并非由社区直接管理,导致存在环境脏、秩序差及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在街道社区的通力配合下,该农贸市场收归社区统一管理,不仅改善了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脏乱的问题,也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

无独有偶,去年,在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推动下,被群众私占的灵水“土窟”地块顺利收回,并为社区每年创收12万元。

“过去,一些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不但未能惠及群众,还造成资源浪费、闲置贬值;清理后,社区集体摸清了家底,增加了收入,也为乡村建设增添了底气和力量。”灵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确保“三资”管理使用公开透明,群众知情无忧。同时,唱好“清理、盘活”两部曲,做活资产,走出集体创收“新路子”。

据悉,2021年,灵源10个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20万元,其中3个社区突破50万元、1个社区超100万元,总计达451.61万元。2022年上半年,灵源各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对比去年同期,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深化网格管理 让基层治理强起来

02

“您好,我们是社区的网格人员,根据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入户来了解一些情况。近期,家里有从外市域来晋或返晋人员吗?”……连日来,这样的话,灵源街道各社区网格员每天都要重复数十次,为更好地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的“大网”,灵源街道持续开展网格化疫情防控“敲门行动”。

随着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网格员频繁“亮相”,在灵源,“有事就找网格员”渐成“风气”,“网格”成了村情民意的集散地。同时,街道全面推进机关干部、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队伍下沉到网格,既壮大了基层服务队伍,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目前,灵源街道已将辖区内10个社区划分为10个一级网格、59个二级网格和44个三级网格,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党员在身边,遇到问题就解决。”近段时间来,这句顺口溜在曾林社区逐渐流行开来,这背后是社区持续深化“支部建在网格上”,开展“党员中心户”创建活动的成果。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网格下移,推动社区党员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曾林社区积极开展“党员中心户”创建活动,在社区4个二级网格中,进一步细分责任区,推选党员骨干担任“党员中心户”,探索“社区联网格、网格联党员、党员联群众”新模式,让“党员中心户”在推动社区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的社会工作中担当“连心桥”作用。目前,曾林社区共推选出了27个党员中心户,覆盖全社区563户群众。

自从上个月曾林社区开展“党员中心户”挂牌活动后,不少党员中心户的家随即成为“民情收集站”,来说事的党员、邻居越来越多,虽然大多只是咨询问题、帮忙跑腿的小事,但能帮到“厝边头尾”,不少党员都纷纷表示很有成就感。

“只有离居民最近,才能让居民有更多幸福感,这也是启示我们探索推广党员中心户的初衷。”曾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国州介绍,目前,社区的党员中心户都能积极协助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产业帮扶、实事帮办等活动,切实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下一步,社区还会积极探索激励机制,由群众根据“党员中心户”每月表现情况进行评分评星,建立严格选户、动态调整机制,切实把政治素质高、乐于奉献的“党员中心户”选上来,充分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整体的中心户效应,将“党员中心户”变成创新基层治理的“堡垒”。

扮靓人居环境 让乡村美起来

03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灵源街道坚持把人居环境提升作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的重要抓手,并着力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聚焦清垃圾、拆违建、治污水及扮靓庭院、乡村等关键环节,以点带面、统筹推进。

穿上红马甲、抓起工具,就往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去……近段时间以来,尽管户外烈日当头、热浪滚滚,但灵源街道各社区仍可见一支支劳动大军活跃的身影,社区“两委”、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居民齐心协力,这边清理垃圾杂物,那头搬运乱堆乱放。

据悉,近期,结合“文明伴我行”主题月行动,灵源街道再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城乡环境显著提升。

乡村建设,要注重“面子”,更要关注“里子”。为护住“面子”“里子”,近年来,灵源街道不断探索实践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设立村庄清洁日及推行“门前三包”制度,并引导社区将其纳入居规民约。同时,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管理工作,以网格化为单位,强化日常的环境卫生巡查、监督、协调及整治等相关工作,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点到面在全街道范围铺开。

人居环境红黑榜、“最美清洁家庭”评选、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竞比……结合各社区实际,街道积极推行各项比拼活动,带动人居环境整治氛围的营造,引导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把“村里事”变成“自家事”,共同扮靓家乡。

乡村美,不仅要环境美,更需民风美。

不久前,灵源英塘社区居民翁文烈、翁美月伉俪借爱子大婚,简办喜事,向社区老人会捐款20万元。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不比排场比公益”的文明之风正吹拂灵源。

“文明交往,礼貌待人;移风易俗,崇尚科学……”近年来,灵源街道各社区结合村情民意,积极开展居规民约修订工作。通过在居规民约上做文章,并成立红白理事会,推动文明新风与群众自我管理有机结合。

与此同时,坚持“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提升,灵源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作用,组建文体社团,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构建和谐社区。深挖乡村特色风貌、文化内涵,通过打造乡村记忆馆、微景观,留住乡愁记忆,增进文化自信。持续开展“好媳妇”“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系列评选工作,在扎实开展文明评创活动中,褒奖善行义举,营造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使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坚持人才振兴 让人气旺起来

04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灵源街道高度重视做好人才“引、育、留、用”,不断促进乡土人才工作提质增效,赋能乡村振兴。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近期,为引导晋江籍大学生了解家乡、感知家乡、回归家乡,为推动晋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灵源街道策划举办了第二期返乡大学生夏令营,积极为大学生近距离了解家乡建设情况、探索家乡发展机遇搭建了平台。

此次夏令营活动期间,为推动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引导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汇聚青春力量。灵源街道结合基层网格化管理、“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等内容,组织大学生走访了多个社区,并邀请晋江市委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及街道党政办、党建办、企业办等科室负责人、社区治理能手与大学生座谈,通过案例分析,分享了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及解决办法,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新思路。其间,还积极鼓励营员结合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迷你创新创业大赛形式,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实际,参与乡村建设。

14日下午,在灵源英塘社区,一场由老中青、少儿共同献上的非遗武狮表演,让参与夏令营的大学生们直呼“震撼”,也更感传承的可贵。通过组织大学生访古村、体非遗,让他们在活动中增进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人才在学成之时,回乡就业、创业。

除了加大招才引才力度外,灵源街道还重视本土优秀人才培养,锻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激发发展活力。

此前,在灵源街道,一场别开生面的以“启航新五年·再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新一届社区班子任期发展规划汇报会举行。现场,灵源街道10位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逐一登台“比武”,以PPT的形式,晒思路、拼项目、绘蓝图,同时也营造了比思路、比干劲、比实效、以比促学、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据悉,自换届工作完成以来,灵源街道积极为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开设履职能力培训;推行以老带新“传帮带”机制,为新上任的社区“两委”配备“导师帮手”,循序渐进助力干部成长。通过培养“好苗”,给乡村振兴装上了动力强劲的“火车头”,带领村民奔赴美好未来。

一点一滴汇聚大力量,一砖一瓦造就新气象。当前,灵源街道正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全域推动“产业带动、美好家园、网格治理、人才培育”等重点工作,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谱写新一轮的“乡村蝶变”。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