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斯洵 董严军 秦越 文图 通讯员 吴轲朝
来到盛夏的晋江,宛如身在画中游。
在“一山一水”慢行系统的串联下,走过绿洲公园、晋阳湖公园、八仙山公园、草庵公园……道路两侧,绿树繁花一路绵延,点缀在街头拐角,钻进院落;公园之中,青翠葱茏、人声鼎沸,处处焕发蓬勃生机。
驱车南下,在安平桥景区漫步长桥,感受古镇风韵;在深沪“海底古森林遗址”一睹海底古森林、牡蛎礁的风貌;在金井塘东村,听渔舟唱晚;湿地河畔,鱼翔浅底,珍稀鸟类频频“做客”,生态气息越发浓厚……
回首过去30年的沧桑巨变,晋江这座城,不仅仅是黑白老照片到彩色照片的过渡。1992年,晋江建起第一座公园——敏月公园,再到2000年的世纪公园,晋江的公园如同一颗颗珠翠,遍布晋江市域。如今,晋江拥有市级管理广场公园25个,镇村公园143个,主干道道路绿化里程100多公里。“以前在城市里寻找公园,如今在公园里遇到城市”的幸福生活成为现实。
“国家园林城市”是晋江的“绿色名片”。一组数据显示,当前,晋江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9.98%,绿地面积1539.23公顷,绿化覆盖率44.04%,绿化覆盖面积1695.54公顷,人均公园面积14平方米/人,公园面积487.82公顷。
“春花、夏荫、秋实、冬绿”的美丽景象成为晋江常年的“妆颜”。这些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凝聚绿色力量、造浓城市绿意,持续扮靓城市颜值,提升城市品质,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晋江正亮出林业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园林造景 深耕新城建
晋江人逛公园的选择越来越多。
在八仙山公园的八仙湖,4岁的小朋友张恩铭又来看望他的“老朋友”——湖里的一群绿头鸭。
“他每天都记挂着这些小动物,所以每周只要有空,都得带他来公园里走走逛逛。”张恩铭的妈妈笑着说道,公园里流水潺潺,虫鸣鸟叫,山林的大树密密麻麻,是孩子游戏的一个好去处。
正如张恩铭妈妈说的,这座占地1019亩的城市综合性山地公园,俨然成为市民回归自然的诗意栖息地。浓密的山林之中,保留了八仙山三座山体86%以上的原生树木,促使八仙山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氧吧。
晋江的“氧吧”不止八仙山一个。
在崎山公园花海区东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融合了无障碍通道的长阶梯。阶梯两侧列植榉树,点缀大腹木棉。拾级而上,万人中央广场进入视野,闽南建筑风格的长廊也出现在眼前。
夕阳下,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作为晋江市区最大的自然生态公园,崎山公园占地面积1400多亩,除了花海区,公园还由山林区、石艺区两个园区组成。“依山就势、顺势而为”一直是晋江城建的原则,山林区里不仅保留了98%以上的原生态植被,还保留了原地貌的大石块,计划打造迷宫式的石林景观。流水、花海、石窟、山林,崎山公园的园中景色十分醉人。
晋江南岸生态公园也是公园中的“网红”。
俯瞰晋江南岸生态公园,空中栈道桥犹如一条点缀蓝边的飘扬白丝带。走入园中,自然、生态、野趣的气息扑面而来,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亲子乐园中,一派欢声笑语,整个公园人气十足。
“以前我们在城市里寻找公园,如今在公园里遇见城市。”市民王先生十分感慨,如今的晋江出门见绿,小区附近的绿地变身口袋公园,成了幸福的“微空间”。
晋江确实充满“绿意”。作为城市中轴线,世纪大道由北向南贯通,绿树婆娑,是晋江城建的一道风景线。这样的美景还向镇村延伸,市域8号路和晋明路等路段的绿化提升工程有序开展,城乡颜值“无色差”。
城在公园中,人在风景里。这些年,晋江织密城市绿网,完成重要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建设等项目,市区主干路绿化100%,并向各片区辐射扩充,完成绿地新改拓建约230公顷,绿化管养面积达950公顷。今年,晋江谋划开展“绿满晋江”三年行动,围绕“百姓园林、山水园林、文化园林+门户廊道”,倾力打造一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强的绿色休憩空间。
生态修复 打造新样板
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做客”晋江。
在晋江沿海大通道,漫步生态步道,迎着海风,可见成片红树林在水中挺立生长。红树林下,有小蟹横爬、弹涂鱼跳跃。放眼望去,美丽的“蓝色海湾”,一幅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奔赴山海“追鸟”而来的一群观鸟爱好者正扛起“长枪”捕捉晋江生态保护的绿色故事。在这里,黄嘴白鹭、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成了常客。
海湾蜕变得益于晋江正在推进的省重点项目——泉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位于陈埭镇沿海大通道外侧,总面积约5892亩。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2021年年底已完成互花米草整治5026亩,完成红树林生态修复2912亩,鸟类栖息地修复374亩。
春江水暖鸭先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儿最先知晓。
不管是泉州湾河口湿地,还是晋江围头湾、深沪湾、九十九溪,近年来到泉州越冬、停歇、栖息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有“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自2019年起已连续4年现身围头湾;国家濒危候鸟遗鸥与勺嘴鹬结伴到围头湾海滩越冬;被称为“中国最美小鸟”之一的栗喉蜂虎,在深沪一带“安家产子”……一条条亲海亲绿、清新自然的美丽生态岸线成为晋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梧桐溪畔,是另一幅生态风光。
经过景观提升后,梧桐溪深受周边村、社区居民的青睐。“以前河道堵塞,水是黑的,垃圾也多。现在水清岸绿生态好,所以我每天都来跑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欣赏沿岸风光、放松心情。”新塘街道沙塘社区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喜欢户外运动,自从梧桐溪风光渐好以后,这里成为他日常运动的“打卡点”。
“这些年来,我们不仅通过河道景观提升工程,扮靓流域‘颜值’,还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作为梧桐溪流域的保障单位,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相关人员表示,通过一系列流域管护措施,提升群众对梧桐溪河道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发动沿岸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和监督环境治理工作,最终实现“水岸同治”,重现“水清岸美”。
这些年,晋江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河流绿化、乡村绿地及湿地建设,还大力实施江河湖海防护林、绿色通道建设、城市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形成生态连绵带,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其中,完成沿海基干林地修复建设51公里,在晋江海岸筑起一道绿色新屏障。除此之外,以修复城市秀美背景山体为目标,晋江共完成山体林分改造和花化彩化约1.4万亩,美化城镇、乡村和道路。
精心管护 扮靓新风景
绿色筑底,城镇面貌发生巨变。
来到紫帽山,山水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人文历史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0%。
在晋江,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全民动员,绿化晋江”义务植树活动月和推进月。植树节当天,一场大型的植树节活动都会如期而至。“通过调动全社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让绿色在晋江不断蔓延。同时,精准有序推进林相改造和绿化景观提升,实施紫帽山、灵源山、华表山、罗裳山、灵秀山等重点山体林分改造和花化彩化。”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满城绿意”得益于晋江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这些年,晋江持续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推动园林绿化景观实现从“建”到“管”、从短期到常态长效的蜕变。2021年起,晋江全面推行林长制,层层传导压实林业资源保护职责。据统计,当前晋江林地总量12.38万亩,森林覆盖率14.53%,森林蓄积量37.63万立方米。
古树名木是“绿色文物”“绿色化石”。
去年开始,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为晋江市域范围内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树木,购买保护救治保险和第三者公众责任险。这项泉州首创的举措,是晋江积极构建绿色资源保护的体现。
除了山体绿化,晋江也十分重视乡村绿化美化建设。
傍晚时分,暑气渐散,内坑镇五峰公园里涌入一波波人潮。在沙坑里,在跑道上,在足球场,孩子们肆意玩耍,乐在其中,大人们则在一旁闲聊散步。夕阳余晖洒在草坪上,树木高低层叠,树叶沙沙作响。好一幅乡村美景图。
今年年初,历时8个月,五峰公园“华丽转身”,结合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保护,完成了土建、绿化、给排水、照明、智能化及相关附属设施的改造提升。
除了五峰公园,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还持续抓好镇街绿化、乡村绿化、流域绿化、村级公园技术指导和资金补助工作,全年预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000亩。
做好三篇文章
续写“绿色晋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局长曾伙明表示,林业园林在推进晋江城市高品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将树牢“精明增长”理念,围绕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四个优先”,算好三笔账、做好三篇文章,切实推动晋江林业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笔账:第一笔是生存环境账。林业园林是城市的“绿肺”,群众呼吸的必需品,关系到群众的生活环境及生活品质。第二笔是营商环境账。园林绿化水平代表城市形象和宜居情况,只有真正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第三笔是“碳汇长远”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森林是碳库。为实现“双碳”目标,只有不断织密绿网、厚实绿量、提升品质,才能在未来碳汇竞争中争取主动。
——三篇文章:一是有效增绿,带着图斑科学绿化。持续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落实带图造林,开展造林空间摸底,破解“在哪造”的问题。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点线面结合,千方百计提升绿量。“点”方面,按照增绿、添彩、提质的策略,策划实施15个节点景观提升项目,扮靓城市迎宾新门户;“线”方面,紧跟城市路网建设步伐做好绿化配套,年度实施14个道路绿化项目;“面”这块,主要是服务片区改造更新,参与包括高铁、科创、紫帽、阳光社区等片区在内的园林景观项目22个,助力片区增绿美景。
二是强力护绿,实施林长制管绿。以林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压实林长责任,推深做实,精准发力,重点防范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外来物种入侵、毁林占林行为和林地质量下降等,积极开展山体林相改造提升和湿地保护修复,切实维护好晋江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持续厚实生态家底、造浓城市绿意。
三是创新活绿,发展林业园林产业。充分把握林业生态、园林景观融合的长处,合理高效利用林地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机融合,重点发力“林业+文体旅”,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业碳汇、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