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阙杨娜 陈巧玲 董严军
周末,家住东石镇檗谷村的黄先生接到儿子的电话后,赶忙招呼老伴准备午饭,儿子、儿媳妇马上从厦门起身回家,半小时后开饭。
2020年12月,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正式通车,为大家的出行带来了不少便利,让城际生活圈成为现实,老黄的儿子、儿媳妇回家的路也因此缩短了。
老黄也经常招呼“夕阳红”团友们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像他说的,国际机场就在家门口,出门不用赶,方便得很,“我们还有港口、动车站、高铁也在抓紧建设中,这在一个县级市是少之又少的,可以说,出行舒适度很高”。
老黄的感受,正是晋江构建“海陆空铁”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晋江勇当经济发展“先行者”,建强发展“主动脉”,撑起城市“大骨架”。如今,国际机场构架晋江通往世界的空中之路;铁路纵贯晋江,畅联八闽神州;两个港口升级升格,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曲;2429公里普通公路丰富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支撑引领晋江经济快速发展。
大交通撑起大城市。当下,晋江正全面融入“新区新城有机集聚”和“聚城畅通”工程战略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质量效益提升中迈出更大步伐,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城双带”建设,在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中谱写新篇章。
01
综合交通网络形成
对外通道快速畅达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和骨架。近年来,晋江立足城市发展特点,注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融合和立体衔接,围绕动车站建成快速疏解公路,围绕机场建成机场连接线,围绕港口建成横九线,逐步把综合运输建设推到前端,让对外通道更加快速畅达。
晋江航空从小到大,完成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逐步对外开放,成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航线遍布国内各大中城市、港澳台,以及新马泰、日韩等。随着晋江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的顺利完工,其停机位从15个增至34个,同时新一轮的扩容改造工程启动;晋江国际机场被列入国家首批实施“一带一路”沿线人员出入境便利安排口岸。
晋江铁路从无到有,2010年,晋江动车站开通;2016年底,福厦高铁开工建设,位于永和的福厦高铁泉州南站预计年底可以达到静态验收条件;城际轨道R1线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铁路营运里程达18公里,在建里程26公里。
晋江港口突飞猛进,围头港、深沪港由渔港、码头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航线覆盖国内各大口岸、东南亚。目前,生产性泊位1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约634万吨。
晋江道路由疏到密,目前整体水平已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来自晋江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晋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29公里,面积密度为374.37公里/百平方公里,居泉州市第一位;泉厦漳城市联盟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17公里,总计81公里,“两横一纵二联”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乡镇15分钟上高速比例95%;普通国省干线通车里程118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100%;市域干道不断完善,各镇街20分钟通达中心城区占比72%,各镇街30分钟互通占比58%;晋江获评国家级及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可以说,晋江对外综合交通网已逐步完善,机场能力有效提升,航线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高铁实现“零”突破,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国省干线为辅的对外通道,推动晋江与周边城市联系更加便捷。
02
持续推进聚城畅通 助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03
客运服务优质便捷
快递物流经济高效
“城里公交有的,村里一样也不缺。村口有个候车亭,在等车的时候,可以坐在候车亭的长椅上,避雨、避风、避暑。”谈起近年来公交的创新发展,西园街道的老吴打开了话匣子,“如今配备的都是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坐着平稳,无噪音还环保。票价也不贵,以前搭摩托车到市区要十几元,现在只要几块钱。”
公路修到家门口、镇镇通公交、班车开到了村头,城乡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了,受益的群众更多了。“近年来,晋江率先在泉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包括扩展线路、增加车辆、提升服务等,面貌焕然一新。现在,晋江新增9个公交首末站、4个公交枢纽站,城乡公交覆盖率达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基本实现。”晋江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此外,航空客运、铁路客运、长途客运也在不断地提升客运服务,让客运服务更加优质更加便捷。
随着晋江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晋江的货运物流通过依托港口、高速、机场、铁路等,逐步形成海陆空铁邮一站式“配齐”。
位于福厦高铁晋江站物流区内的晋江国际陆地港,是目前国内第二大陆地港,汇集海陆空铁邮多式联运资源,多年来持续为泉州外向型企业搭建起多元化通关服务平台和现代化国际物流大通道。
在晋江国际陆地港闸口,进出港的集装箱车络绎不绝。在其物流企业仓库,成排货车在装卸货物;在海关监管堆场,港口作业流机正在吊装集装箱,现场一片繁忙景象。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晋江已形成国际陆地港口岸、跨境服务口岸双口岸并行的服务体系。2021年度,晋江国际陆地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超30万TEU(标准箱),贸易额50亿美元;跨境服务口岸累计报关单量1262.75万件。
如今,晋江物流正在迈向更高发展阶段,集聚效应初显,传化公路港、晋江陆地港、菜鸟智能骨干网项目等较大的物流平台不断涌现;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投入,智慧物流渐入佳境;越来越多快递品牌的省级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晋江;网络货运平台成立,物流运作效率实现提升,配货时间从平均72小时缩短到6小时,货车空驶率减少30%以上。多种服务模式及业务形态相互融合,构建起了晋江物流海、陆、空、铁、邮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站在晋江目前最大的立交互通——泉州市二重环湾快速路(晋江段)新建一期工程A2标梧林立交互通上,其雏形已显现,建成后将和石狮形成连接。
作为泉州市“聚城畅通”工程的重点项目,二重环湾串起泉州中心市区、晋江城区、石狮市区等环湾重点区域。晋江段途经罗山街道、新塘街道,包括主线5.32千米、东部快速路1.93千米、中部快速路1.25千米。项目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通车。
该项目是展现泉州湾城市核心区面貌,带动城市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门户道路,同时也是晋江高铁片区路网体系中东西向快速骨架道路之一,是高铁泉州南站与晋江、石狮之间重要的客运集散通道。
从泉州市二重环湾快速路(晋江段)新建一期工程A2标出来,沿着联华大道驶入福兴路,约莫3分钟,便可抵达东部快速通道A1标。据了解,东部快速通道起于福兴路,与晋新路连接,这让东部快速通道对内可以串联起陈埭片区,对外可以串联起一重环湾,从而链接泉州台商区、东海、晋东、石狮。
沿着A1标驱车,我们抵达A2标主线,主线一侧正是建设中的福厦高铁泉州南站站前广场。据介绍,东部快速通道打通后,永和到晋江南高速出口也就五六分钟,今后福厦高铁通车,铁路、快速路可以实现无缝连接,而且道路终点在围头支线南侧,可辐射晋西、晋南。
近年来,为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晋江以大气磅礴之势推动城市环湾向湾发展,新城建设日新月异。而环湾环城辐射带动的重要一步是交通项目。2020年起,泉州开始实施“聚城畅通”工程,对晋江优化交通路网布局,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融入泉州同城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在泉州市“聚城畅通”工程专项行动中,涉及晋江的项目共有九个。包括一重环湾快速路晋江段工程、晋新路快捷化改造工程、刺桐大桥南节点改造工程、凤池路(机场快速路至刺桐大桥)快捷化改造工程、晋江世纪大道南延伸一期工程、晋江世纪大道南延伸二期工程、泉州市二重环湾快速路(晋江段)新建一期工程、晋江南高速出口连接线延伸段工程、东部城市快速通道一期工程。
“这些项目,实现了高速路接快速路,快速路疏解到城市主干道,再分流到城市支干道,这样高快衔接的立体交通体系将打通晋江交通‘大动脉’,实现中心市区交通‘微循环’,无论进城、出城都能有序、高效、快捷。”晋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黄清泉表示,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加速环湾核心区集聚,提升路网连结通达水平,盘活提升周边片区,强化与南安、石狮的联系;并加快晋江中心市区高快衔接,完善综合交通立体网络,助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支撑中心市区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