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b版:A2/A11联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坚定做“晋江经验”的践行者

恒安集团:树实业大旗 创百年基业

本报记者 柯国笠 董严军

顺着晋江泉安路一直南下,一座17层建筑矗立在进入安海镇的十字路口——这是恒安集团的总部,历经20多年,雄伟高耸,依然是安海的地标建筑。

从“三资企业”到股份改制,从香港上市到牵手汤姆斯,获评首批中国驰名商标,率先直面国际巨头竞争……在发展进程中,恒安集团用无数个首次,为晋江民营企业摸索前行的道路,成为众多晋江企业跟随学习的榜样。从2002年的10多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8亿元,年营收增长约20倍,恒安集团发展不仅实现量的增长,更实现了质的飞跃。

犹如矗立着的恒安总部大厦,作为晋江乃至福建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恒安集团是闽南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37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晋江经验”指引下,恒安集团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生活用品产业。

把实体产业当作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迈向“百年千亿”发展目标——恒安不只是“晋江经验”的见证者,更是践行者、受益者。

敢为人先 扛起实业发展大旗

习近平同志在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和福建省省长的六年里七下晋江调研,曾三次调研恒安。

三次调研,对恒安之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此后,恒安坚定了规范经营、诚信拼搏、坚守实体的信心和决心。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自身埋头苦干、顽强意志的支撑下,秉持着诚信立本,恒安最终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闽南民营企业中的一面旗帜。

晋江市内坑镇,占地110多亩的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期)内,“黑灯仓库”里的机器人手臂,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码垛作业。在这个容量达传统仓库4倍的立体仓库内,多个操作环节全部由智能化系统“包办”,工人们通过操控板即可对吨级产品轻松装载。

然而,拥有如此规模的恒安集团,在37年前成立之初,却被一块30多亩的地难住了。

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才渐起,那个年代没有明确的土地出让政策,当地政府将安海桥头一块连庄稼都不生长的盐碱地填埋,划给恒安30多亩建厂房,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可以说,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办不起恒安,也做不起恒安。”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回忆道。

这是晋江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的缩影。发展初期,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晋江人鼓足了干劲。一时间,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三闲起步”“三来一补”更是蔚然成风。

作为晋江最早一批创办的民营企业,恒安集团发展历程中的许多第一次,突破了时代背景下的种种限制,也为许多晋江企业获得了发展空间。

从小目睹父亲锲而不舍地将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镇小厂,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企业,老一辈的坚韧与艰辛在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最让人钦佩的往往都是第一代企业家。”许清流说,“他们总能从微小出发,挖掘一些商机,白手起家。依托众多海外华侨带来的机会和信息,以自身敏锐的商业嗅觉及敢闯敢拼的晋江精神获得了成功。”

如果说“三资企业”的名头是那个时代晋江不少民营企业的共同底色,那么,上市则是恒安远超同时代企业做出的“惊人之举”。

恒安的上市之路从1996年的股份制改制开始。彼时,晋江大力提倡民营企业股份制改制,推动民营企业规范经营。

“当时恒安的体量在晋江所有企业中不算最大,但是,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我们率先推动股份制改制,规范企业管理运营。”许连捷说,对企业而言,要上市,最难的是解决思想问题,毕竟规范以后,明面上看会影响利润。而这也是当时不少民营企业家的担忧。

那么为什么还要推动改制上市?

许清流认为,因为晋江人有“爱拼才会赢”这种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尝试别人没做的事情,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活力。这也是晋江经济可以长青的原因。”

恒安吃了第一只螃蟹。回顾那段历史,许连捷说,通过股份制改革,恒安向所有企业证明,规范经营了以后,虽然多交税,但是实际的利润并没减少。

恒安由此也成为当时晋江乃至泉州股份制改革的“义务宣传员”。

1998年,在股份制改制基础上,顶着亚洲金融风暴的逆流,恒安毅然赴港上市,以10倍的市盈率,成功融资7亿元,成为当年港交所募资最大的一只股票,也创造了当时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和最高认购倍数。

作为晋江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恒安的成功上市具有样本意义。

此后的十多年直至现在,沿着恒安走过的路,包括安踏、凤竹、特步、七匹狼等一批富有代表性的晋江民营企业先后成功上市,在资本市场打造出了不容忽视的“晋江板块”。

恒安的成功上市不仅仅是恒安自身的成功,更意味着闽南民营企业的成功,也意味着晋江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良性互动的成功。

“晋江经验”肇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间的良性互动。现在总结起来,就是欲动还休的时候,扶一把;生死攸关的时候,挺一把;意气风发的时候,推一把。通过“力扶、力挺、力推”,持续有效地服务和引导企业,成为“晋江经验”的一大要义。

恒安集团的创立发展很大程度上就依托良好的政企互动。无论何时,晋江党委政府总能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出手为企业“撑腰”,给敢闯敢试的企业家提供坚定信心。许连捷说,“我们这群农民,从‘泥腿子’洗脚上岸,在上级部门的帮助及‘晋江经验’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和成就。回头想来,这是个奇迹。”

许清流表示,恒安从创业初期就有“诚信、拼搏、创新、奉献”的经营理念,而这些也正呼应了“晋江经验”中的“六个始终坚持”。恒安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始终秉持着这“六个始终坚持”。

诚信早就写在恒安的“规矩”里。

“从初创到现在,37年来,我在这个行业有绝对的口碑。”许连捷说,他的理念就是诚信,“从1985年成立之初,我们就给业务员定了第一条规定,只能把我们产品的功能特点说清楚,只能说我们的产品好,而不能诋毁对手的产品。这是我们做生意的规矩和品德。”

在创业初期的1986年,由于当时国内市场不成熟,恒安集团一个月生产的产品要一年才能卖完,投入的资金更无法收回。恒安高层把诚信视如生命,不愿因此拖欠员工工资。在这年年底,许连捷只身到安海街上拜访一家又一家商铺,又找亲朋好友借来20多万元,赶在大年三十把工资足额发给工人。

这种诚信意识后来也成为恒安管理层的处事习惯,并成为恒安企业精神中的首位。

许清流告诉记者,“恒安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照章纳税。上市以来,集团累计纳税超350亿元,积极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及主要股东累计捐款超20亿元。”

不单单是自己发展,作为“义务宣传员”,包括股份制改革、赴港上市在内,恒安摸索过的路,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晋江其他民营企业。

“我们认为,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才能够促使社会进步,不单单是我好就好。”许连捷说,这就是恒安的心态、恒安的使命,用自己的成功探索,带动更多本土企业的崛起,“能够促进我们大家的进步”。

敢为人先、抱团发展、共同进步的利他精神,让以恒安集团等为代表的晋江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对许清流而言,“晋江经验”中提及的“六个始终坚持”正是恒安集团创立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方向。许清流说,恒安集团的发展史也是敢为人先的晋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史,更是晋江政企携手奋斗的光荣史。

持续变革 顽强拼搏中取胜

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持续创新,作为晋江民营企业中的先行者之一,恒安创造了很多第一,用自己的发展现身说法,为后来的企业摸索了道路。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抓住变化的规律,才能永远在这个市场上存活。恒安集团在变革中,不断提升精益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每一次变革都为恒安未来几年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并推动恒安成为“晋江经验”的坚定践行者。

从家族式企业到上市后的公众公司,对恒安集团而言,已经开启了现代化管理的元年。但真正推动恒安迈向现代化管理,在于2001年开启的首次管理变革。

那年,正是“洋顾问”在中国全面败走麦城的时期——近在福建省内,著名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对福建企业实达的管理改革推动中失败,让该企业分崩离析。“洋管理”公司在中国水土不服成为该年度业界炒得最热的话题。

前有“麦肯锡兵败实达”的深刻教训,恒安集团为何还要引进汤姆斯公司?更何况,汤姆斯公司提出的三年报价是965万美元,这在当时绝对是天文数字,加上内部配套费用,三年变革需要花费1.5亿元,这已接近恒安2000年一年的利润总和。

恒安要给“洋顾问”965万美元的消息在晋江民营企业家中“炸了锅”,更成为众多市民的街头谈资,其中也有不少人怀着极度怀疑的态度,等着看“笑话”。

敏锐的恒安管理层却看到了落地后的现实好处。“在最开始的尝试中,整个管理团队通过实践周期的管理,人的素质、理念、知识提升了一大截。”许连捷说,同样是这些人,但是结果完全变了。

汤姆斯公司在恒安推行“全周期时间管理模式”,就是用时间来衡量改变流程,提高效益。“TCT行动”则要求全体员工都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效的事”。

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让那一阶段的恒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迅速呈现在业绩、成长、效率上。

从2002年开始,恒安的年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以超过30%的幅度增长,即便在2004年、2005年、2006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其年利润增长也都超过30%。

麦肯锡兵败实达,但汤姆斯功成恒安。回头算起,恒安的首次变革在第一年就把咨询费赚回来了。对恒安而言,这笔钱,花得值!它带来的是不仅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效益增长,更让恒安团队脱胎换骨,这是钱买不来的。

许连捷认为,汤姆斯的管理理念先进,如果推动下去,必定有很大成效。“变革推不下去,是恒安的问题,绝不是汤姆斯的问题。”

对恒安自身而言,这不仅是自我提升的变革,更是一场正名。

而对于彼时的晋江民营企业而言,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咨询”为何物。恒安牵手汤姆斯的合作,更像是在晋江民营企业家群体中开启了一场现代企业管理咨询的“启蒙”运动。

在这场“启蒙”中,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省里特别组织全省的民营企业家参与了几场汤姆斯公司对恒安集团管理层的授课。汤姆斯公司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深深触动了不少民营企业家,不少企业家也由此紧随管理改革的步伐。

许连捷说,他乐于见到这样的变化在晋江企业中发生。他相信,不仅恒安要发展,晋江也需要更多企业一起前行。

借助“TCT行动”,恒安步入又一个健康的成长周期。2003年,恒安看准国内家庭生活用纸市场快速成长的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投建大型生活用纸生产项目,推动纸业的规模化扩张。

从泥土中洗脚上岸,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让恒安能够在顺境中体察危机,没有错过变革良机。

2007年,恒安的年产值达到54亿元,创造了创业之初想都不敢想的财富。

但恒安没有因当时取得的成绩而停滞不前。2008年,恒安开启了第二次管理变革,提出企业发展突破百亿元的5年目标。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恒安看到了市场的变化,“再不变革,等到市场竞争变了,就来不及了”。

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恒安坚定变革的决心。这一次,恒安请来的是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博斯公司,围绕战略规划、架构调整、供应链和绩效管理四个领域进行变革。在更加先进的管理制度指引下,2009年,企业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百亿元的目标。

在两次变革推行的10年间,恒安实现了经营业绩16.5倍增长和净利润17.7倍增长。业绩增长能力、盈利能力、税前利润率三大指标均位居全球同行业前茅。

年营收跨过百亿元关口后,如何实现企业存续百年、年营收千亿元的目标?变革,还是变革!

2014年,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恒安着手推行第三轮管理变革,以供应链为切入口,设计端到端运营平台,打造大数据产业模式,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和信息化的集成。最终,变革将通过管理流程的透明可视,打通生产、运营、销售等环节,让整个供应链高效运转。

如今,恒安集团的改革依旧在路上。

去年8月18日,在第三次变革的进程中,许清流正式接手父辈,执掌恒安集团。

“20多年来,恒安一直坚守实业,也是‘晋江经验’最好的践行者和见证者。恒安集团整体业绩稳步增长,也证明了坚守实业的价值和意义。”许清流表示,恒安还将继续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坚持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做好实业,以持续创新变革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许清流上任并不是“好时候”。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线上线下渠道、消费者市场、原料价格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整个行业承压前行。

但这个拥有国外留学经历,在投资、实业等领域已有丰富经历的创二代,早已练就一双辩证事实、看穿本质的犀利双眼。

“尽管有疫情,但很多时候企业不行是你不去努力,而不是因为现实环境无法改变。只要比别人更拼搏一点,更锲而不舍一点,我们可能就能获得市场了。面对困难,应该选择去面对它、拥抱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许清流说,一直以来,恒安的经营都比较稳健,持续变革的基因赋予恒安在关键时候可以把危机变成转机,“这需要长期的坚持,并在关键时候做出决策。”

如今,许清流“上任”正好届满一周年,恒安集团的第三次变革也已全面铺开。

心无旁骛坚守实体,持续创新勇于变革。这让恒安集团成立37年,从一家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家庭生活用品企业之一。恒安集团销售额从2002年的10多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8亿元,增长约20倍,其发展不仅实现量的增长,更实现了质的飞跃。

上任一周年,许清流的感触颇深。他说,“爱拼才会赢”是闽南人的文化,其实就是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无论如何变革,恒安都在“晋江经验”指导下,走在坚守实体的道路上。

“面对未来发展,不回避、不惧怕、不懈怠,踏踏实实去解决,推动恒安行稳致远,凝聚合力实现再次腾飞。”许清流说,“今天的‘晋江经验’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未来,我们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晋江经验’理解得更深、更透。”

沿着父辈创业的足迹,许清流深知,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坚定信心,守好本分,坚守实业。去年,恒安提出“聚焦主业、品牌提升、长期主义”的发展思路,也是这些年发展带来的启发和总结。

接续奋斗 向“百年千亿”目标前行

唯有创新,才能历久弥新,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始终充满向上的生机。

大力推进产品、营销、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创新,走出一条新实体经济发展之路。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之际,恒安正铆足干劲,为企业新一轮发展聚能蓄势。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有些坚守不变。在晋江,和许清流一样,不少企业的创二代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中,依然保有低调、务实、拼搏的群体个性。

不断创新,创造价值,扎根实业,则是恒安集团30多年来的本分,如今也成了许清流的坚守。

“消费品行业可以做几百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市场永远在,就看在挑战困难的过程中,你如何努力、如何拼搏。”许清流说,“如今消费渠道层出不穷,从传统的经销到大卖场再到线上的京东、阿里、拼多多,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坚守把产品做好、把品牌打响,拥抱新渠道。”

如何抓住新时代下的新机遇?许清流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持续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恒安集团的发展动力,数字化则是恒安集团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恒安集团在数字化进程上跑出加速度。

6月,恒安集团召开SAP升级项目启动会,引进最新版本SAP PCE(私有云),进一步推动“业财一体化”,构建统一、高效、敏捷、可持续的恒安数字化核心,从集团视角权衡全价值链成本,最终实现数字化销售、数字化计划、数字化供应、数字化决策,为恒安下一阶段高速发展提供新动力。

紧随其后,8月初,恒安集团牵手聚水潭电商启动ERP项目,开启恒安集团全品牌、全域电商数字化升级的新篇章,加速构建全链路、正逆向商品流、信息流、单据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闭环,全方位为恒安集团的电商数字化管理升级赋能,驱动经营的长效增长。

管理运营端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产品端的研发创新则是直面消费者市场的“先手棋”。

今年,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的“一种非织造布及织造方法”项目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是恒安在生活用纸产品品类上获得的又一奖项。

乳霜纸、可冲厕湿巾、柔韧纸巾、提神湿巾……作为国内生活用品龙头企业,深挖一张纸、一片卫生巾等产品的可能,把一张纸“玩”出花儿,背后是恒安沉淀30多年的研发创新硬实力。数据显示,恒安集团参与纸品、卫生巾及纸尿裤等产品10个国家级标准起草,累计申请专利506项、发明专利105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是国内生活用纸相关领域实打实的“专利大户”。

在产品端持续深挖,在制造端迈向“智”造。

今年,恒安集团启动占地700亩的晋江内坑二期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以“端到端”信息化为基础,通过延伸上下游的价值链,高标准建设集“上游原材料”“智能生产”“智慧仓储”“2B、2C智能分拣仓”及其他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卫生用品产业园,这也将是恒安集团在全国标准最高、体量最大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与以往其他生产基地有所不同,该基地将延展至上下游,拓展产业价值链,提升整体生产运营的效率,从而推动恒安集团开发出更好的产品,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内坑生产基地是恒安集团国内众多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恒安集团持续加大对实体的投入,引进世界先进生产设备,同步布局福建晋江、湖南常德、山东潍坊、重庆、安徽芜湖、新疆昌吉及湖北孝感七大生活用纸原纸造纸基地,总投资超200亿元。

许清流说:“持续加大实体产业投资,体现了恒安对实业的坚守,也是我们继续践行‘晋江经验’的实际行动和最好证明。”

产品端、制造端升级的背后,是许清流对恒安未来发展做出的擘画——面对未来,恒安进一步提出了“聚焦主业、品牌提升、长期主义”的发展思路。

作为闽商新生代的一员,许清流说,他将坚定地以父辈为榜样,扛起民营企业坚守实业的大旗,永远做“晋江经验”的坚定践行者。

“继续心无旁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面向未来,恒安集团将积极巩固全国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致力于打造成为国际顶级的家庭生活用品集团,推动新国货品牌国际化进程,不忘初心,继续向‘百年千亿’目标奋斗。”许清流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