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亲子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深沪镇中心幼儿园陈煌艺:

35年“最美”的坚守

姓名:陈煌艺 所在幼儿园:深沪镇中心幼儿园 工作年限:35年 获奖情况:曾被评为晋江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获得深沪镇优秀教师、深沪镇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多次参加市级、镇级教学比赛获得一、二等奖;多次指导教师在市级、镇级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1987年2月,深沪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刚从学校毕业的陈煌艺怀揣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初心,开启了一段至今长达35年的幼教时光。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大小孩,再到成为一名颇有经验的老教师;从一名一线教师,踏上后勤园长的岗位。这一路,她不断地学习、迎接新挑战,助力园所更好地发展。

回忆入行之初

克服困难不忘初心

“刚来时,深沪镇中心幼儿园才建成投用不久。在1987年,镇里能有一所独门独院的幼儿园,算是很不错的。当时,我记得学园仅设有3个班,每个班有五六十个孩子。”陈煌艺回忆道,当时自己年仅18岁,一个大小孩带着一群小小孩,还是蛮辛苦的。因为场地有限,孩子的活动区域没有那么宽敞,有时候会感到束手无策。过了几年,校舍加盖了一层半,扩了三个班。

2006年,该园石头结构的校舍被鉴定为危房,在重建期间,他们找小学和陈氏祠堂借场地。经过两三年的过渡,新校舍终于在2008年年底建成,并且赶在2009年首批集体办幼儿园转公办幼儿园前投用。陈煌艺回忆道,还记得当时条件非常简陋,遇到下雨天怕路滑,孩子上厕所他们要一个个抱着去。午餐在原有的食堂做好后,再挑去临时借用的班级分餐。

提到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陈煌艺坦言,即便她已经不带班多年,但她还是很喜欢和孩子相处的时光。“有一次孩子们在区角活动,只见他们围成一团,把积木当作麻将在‘打牌’。我当时就马上跟孩子们说,积木可以用来搭建房子、拼搭小汽车,但是不可以用来打牌。”陈煌艺说道,经过慢慢引导,这种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在她看来,老师及时地给予孩子正向引导特别重要。

转岗后不断学习

助力乡镇园所发展

2006年,陈煌艺从一线老师转岗为该园的后勤副园长,开启其幼教事业中的第二段旅程。“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有接触过后勤管理工作,在刚接手这个工作时我感到挺迷茫的。后勤管理工作比较繁杂,涉及采购、维修、安全等,也会遇到没有头绪的时候。”陈煌艺说道,比如,保育员因缺乏工作经验或对学园规章制度不适应而闹情绪时,她便努力地与他们交流、谈心,借助各项技能培训、读书沙龙、娱乐活动等,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通过不懈的努力,陈煌艺为后勤团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保育员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也增强了该园后勤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除此之外,该园由于校舍的场所不能满足服务区内幼儿的入学需求,每年寒暑假都会大动干戈地进行修整。“每年的修缮重点都不一样,像今年暑假主要是把学园老旧的墙面进行翻修,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陈煌艺说道。

对此,该园园长王幼娜告诉记者,对陈老师来说没有所谓的寒假、暑假,她对于学园的后勤工作从没有一句怨言,总是默默地奉献着。据了解,该园经历了数次小学校舍借用、民房租借、校舍改建等,陈煌艺自始至终参与方案制定、落实措施、监督修缮进展等,极大限度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保证孩子们能够在开学时正常入学。35年的时光悄然而逝,陈煌艺始终守护着深沪镇中心幼儿园,为该园更好更全面地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最美”档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