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党建赋能财政奖补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本报讯 (记者 柯雅雅 通讯员 蔡金桔 刘珍妮) 近日,晋江磁灶镇东山村祥和路完美“变身”,从原本坑坑洼洼、四处积水的泥巴路,变成一条崭新的水泥硬化路。据悉,原本这条路年久失修,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在被列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后,短短一个月时间,道路全面完成整修硬化,变得宽阔平坦,并无缝连接村民家门口,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又有市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我们很快就进行了招投标,把这条道路建设起来,解决了困扰附近村民几十年以来‘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难题。”磁灶镇东山村委会副主任张谋禁高兴地说。

祥和路道路旧颜换新是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晋江市财政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主心骨作用,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民心工程”来抓,把奖补资金用在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关注度最高的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落实落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晋江市财政局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队长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党员先锋服务队,并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滚动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今年以来,党员先锋服务队多次联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实地走访查验相关镇(街道)项目申报情况,累计新增入库项目99个,惠及全市15个镇(街)99个村(社区)。近5年来,奖补项目共计186个,其中道路硬化78个、路灯亮化38个、公共活动场所37个、厕所改造15个,奖补金额近4000万元。

下一步,晋江市财政局将继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找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激活乡村公益事业发展新动能,以实际行动“办实事、解难题、惠民生”,让更多公益项目在乡村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画卷泼墨绘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