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晋江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优质学校共同办学、集团化办学,形成“名校带新校”“优校带弱校”的教育发展格局,打造优质教育的共享链。集团化办学也让晋江的名校由零散的“盆景”变为成片的“风景”。目前,晋江共有教育集团36个(中学7个、小学9个、幼儿园20个)。
此外,在大力促进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化的同时,晋江全力招引高端教育资源到“家门口”,通过试点“公民协作”新模式,推动辖区中学与北京等地名校合作办学,先后引进清华附中、拔萃双语学校等高端教育资源。
与清华附中联办的晋江学校“落地生根”后,其一举一动都广受市民关注。这一所涵盖中小学十二年一贯制的市直属公立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均已投用,高中部也将于今年秋季“亮相”。相比其“闽南红”的外表,大家更看重的是内里的那颗“清华心”。办学以来,无论是校园环境、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建设等,都好评如潮。
“清华附中拥有领先的教育理念,为整个晋江的教育注入强大力量,为晋江乃至泉州的学子提供又一优质资源。”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晋江学校(清华附中合作校)的开办,是晋江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越来越多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名校,让晋江人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优质资源。
近几年,晋江还下大力气,拿出满满诚意,落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州大学等一流高校。同时,晋江市本土本科院校实现了零的突破——2019年5月27日,泉州理工学院正式更名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保障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七、八月是收获的季节,连日来,晋江各高中校捷报频传,一封封高校录取通知书顺利“抵达”考生手中。今秋,他们将带着满满的祝福与期待,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其中,晋江一中更是在今年的高考中大放异彩,截至目前,晋江一中已确定有7名学霸被北大、清华录取。
“在名校龙头带领和教育共同体协同共进下,晋江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各项指标均有突破,成为真正的教育强市。”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晋江学子屡创佳绩,今年高考,晋江上600分的超过500人。
同样捷报频传的还有晋江的四所职校。就拿今年的中职高考(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来说,晋江四所中职学校本科上线人数达457人,占全省本科上线人数的四分之一。“晋江牢牢把握中职办学方向,坚持升学和就业两手抓、两手硬,多措并举,畅通升学渠道,助力中职学生顺利考上理想大学,实现‘弯道超车’。”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早在2012年秋季,晋江就率先实施公办高中免学费政策,比全省规划提前五年。同年,晋江公办中职教育全免学费,这比福建省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制度提前了2年。
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6年春季,晋江就已对包含外来工子女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免杂费政策。近十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在晋江公办校就读的学生已经全部免交学费。
“我就是其中一名幸运儿,赶上了好时候。”小莲是晋江华侨职校鞋类设计与管理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初中毕业时,因家庭经济原因,小莲的升学路受阻。晋江实施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如今,小莲已是晋江一家鞋企的管理员,用知识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
用优秀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晋江一直在努力。过去这十年,晋江不断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记者了解到,仅这个暑假,晋江就组织22场教师培训,让教师暑期“充电”。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据悉,“十四五”期间,晋江将根据城市空间布局、常住人口规模及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优化“一主两辅”教育资源布局,整合提升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大晋西辅城核心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晋南辅城滨海教育功能配套,促进教育资源布局与晋江发展格局相匹配。“十四五”期间,晋江共策划建设与教育相关项目156个,将新增中职、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3.88万个。
此外,“十四五”期间,晋江还将组织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级创建工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加快高中阶段扩容提质,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建设县域职业教育高地,努力实现“学有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