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理财产品时,不少人忽视产品性质、产品风险等各项要素,不了解产品,也无法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这种行为其实有着一定的理财风险。如何更好地控制投资风险,哪些“坑”需要躲,本期我们重点关注。
关注自身理财需求
消费者在选购理财产品前,应综合权衡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入、流动性需求等,不盲听、盲信、盲从,不追逐“热门”产品。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配合银行人员认真完成风险评估内容,并综合考虑评估结果、产品特性和个人情况选择产品。
对于所购买的产品也要有一定的认知。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等信息,充分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要素,重点关注产品期限、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流动性、产品风险等。
消费者可以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购买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风险。消费者要在充分理解理财产品风险的前提下,在风险揭示书上对风险评估结果签字确认并亲笔抄录:“本人已经阅读风险揭示,愿意承担投资风险。”在确定购买理财产品后,需签署相关协议,一旦签字认可,消费者即须根据合同内容履行买者责任。
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消费者应持续关注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与收益表现,通过致电咨询或向理财经理了解等多种方式掌握相关的产品信息,以便能够及时了解产品的收益、风险等状况。理财产品到期后,消费者应及时关注投资本金和收益是否按照合同约定返还至理财账户,以便能够及时进行新的投资。
认真做好风险评估
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投资者需到银行营业机构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了解自身的风险等级,根据自身的风险等级、投资目的、流动性需求,阅读相关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了解理财产品的购买流程、产品风险、产品投向等后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在营业网点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对销售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要完整客观地记录销售人员对产品的营销推介、风险承受能力调查、产品适合度评估、风险揭示、产品收费信息和关键信息提示,以及消费者的确认和反馈等重点销售环节,特别是消费者对银行销售人员提示内容明确表示“清楚明白或同意”的确认过程。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不轻易点击安装陌生人推荐的来历不明的App,不加入陌生人的“投资群”,不做“国际盘”,通过银行柜台或手机银行等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如有疑问应及时联系银行工作人员确认信息,避免受骗。
树立理性理财观念,不要被高利率迷惑双眼,不贪小便宜接受“先返息”之类的诱惑,不轻信陌生人发来的内幕消息,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投资者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注意用卡安全,不轻易透露银行卡号、登录名、密码、有效期、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培养良好的账户使用习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