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艳
一张居住证,能享受30项市民化待遇;一本户口本,在晋江无房也能办;贡献越大,积分越靠前,享受的购房、入学优待越多……近年来,晋江坚持“同城同待遇 保障全覆盖”工作理念,采取各项有力措施,让“近者悦,远者来”,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成长为新晋江人,共建共享晋江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居住有待遇 落户零门槛 让流动人口“想来就来”
“原以为办户口很难,没想到晋江效率这么高,我们可以安心在这打拼了!”近日,如愿以偿成为新晋江人的周先生感慨地说。
周先生来自江西,在晋江英林打工已经10年了。在这里,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组建家庭后,两个孩子也随之而来。考虑到将来小孩读书问题,周先生今年原本准备买房,但听工友说,在晋江没房子也可以落户。于是,周先生就通过上述政策,顺利在晋江落了户。
原来,为吸引更多流动人口落户成为新晋江人,晋江全面放开落户限制,2012年就试行《晋江市流动人口落户管理实施意见》,2014年进行优化修订,实行“无房也落户”“先落户后管理”等政策,有稳定住所即可申请落户。
无房落户要落在哪呢?晋江将全市390多个村(社区)、300多家规模企业所在地,作为公共地址设立集体户,“零阻碍”接受流动人口落户申请,“最直接”办理流动人口落户业务。“零门槛”落户的便利,让很多人直接受益。2014年至今,晋江累计接收流动人口转入落户12.8万人,周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晋江民营经济活跃,新晋江人超过100万人,与本地户籍人口基本持平。这些人员的大量涌入,为晋江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带来服务管理上的挑战。
早在2011年,晋江就率先在全省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此后不断优化完善,拓展服务内涵,目前持证的人员可享受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互助等30项市民化待遇。2014年至今,晋江全市新办理居住证300多万张。
为让流动人口在身边就近享受服务,晋江还成立市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门机构——晋江市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在各镇(街)、村(社区)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设立390多个流动人口居住信息采集点和47个居住证办证点,在59家规模企业设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市、镇、村、企业“四位一体”的服务管理网络。
想落户?“零门槛”!不想落户?只要办理居住证,也能享受同城待遇!近日,央视一套《焦点访谈》再次聚焦晋江,以《小城故事 暖心服务惠民生》为题,讲述晋江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等举措取得的成效,为晋江对新晋江人的暖心服务点赞!
同城同待遇 保障全覆盖来了就是新晋江人
“我收到了蔬菜包等食品,感到非常暖心。”新晋江人小田告诉记者,来自重庆的她,在晋江一家鞋厂务工,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收到“新晋江人关爱行动”送出的“爱心礼包”,惊喜万分,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小田两个女儿都在晋江上学,学校离厂区车程不到10分钟,工厂安排班车接送。更让她高兴的是,大女儿将要上高中,也能和本地人一样免学费就读。
晋江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政府每年投入20亿元,帮助外来工子女就近入学,90%以上在公立学校就学,学生享受12年免费教育。
来自四川的陈女士2008年来到晋江工作,一待就是十几年。说起留在晋江的理由就是高质量教育。“这里的教育水平比老家高,我们在外辛苦打拼,不就是为了孩子吗?”陈女士说,“我很早就在晋江安了家,把儿女都接过来读书。”
记者从晋江市综治中心获悉,目前,晋江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有来晋务工人员子女19.93万名,占全市的51.74%。普通高中流动人口就读子女与晋江籍学生同等享受免收学杂费政策。全市所有公办学校向流动人口子女开放,实行“同类别无差别登记”“电脑派位”“统筹调剂”等政策,赋予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就学升学权益。
晋江市有关领导在不同场合表示,与本市户籍人口数相当的外来人口,早已成为晋江企业发展的产业大军,加速了晋江“产城人”融合发展,是晋江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和助推者。晋江也始终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新晋江人和本地人一视同仁,享受同城化、均等化待遇,共享发展成果和高品质生活。
“要让流动人口有家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晋江的包容、接纳,提升幸福感和认同感,才能留人留心。”晋江市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均等就学”只是晋江留人举措之一,多年来,晋江统筹推进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领域的配套政策,建立市民化待遇的落实督查机制,确保提供稳定的同城均等化公共服务,满足流动人口需求,让他们“宾至如归”,成为有归属感的新晋江人。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