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咱厝多家社区银行关停

银行网点布局迎来“瘦身期”

位于迎宾路的一家社区银行已关停。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业内对社区银行的简单概括。自2013年起,社区银行在晋江风靡一时,不少中小银行紧跟趋势,加快设立,更有甚者一年内便设立了3家社区银行。如今,随着时间的推进,记者发现,社区银行已然全面“退潮”,不少社区银行终止营业的申请陆续获得监管批复。

从快速“扩张期”到陆续“退潮期”,社区银行从闪亮登场到渐渐消失,时间跨度并不长,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落地社区开展业务并非想象中的简单,此前不少银行设立社区银行过于激进,在选址和规划上存在一定问题,落地后才发现开展业务有难度。”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社区银行的业务较为单一,且在执行上有些网点无法与社区完全融入,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加上如今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不少服务在线上就能够办理,在成本并不低的情况下,部分网点关停也并不意外。”

多家社区银行陆续关停

社区银行,指的是银行在社区附近开设的支行即简易的银行网点,以非现金业务为主,一般不办理对公业务和人工现金业务,现金业务主要依托ATM机,以周边的居民为主要客户。与传统银行不同,从业务范围来看,大多数社区银行不办理对公业务,只经营个人业务,包括吸收个人存款、发放个人贷款、办理银行卡、办理个人国内外结算、销售理财产品、提供缴纳水电费服务等。

记者了解到,晋江的社区银行始于2013年,基本与国内其他各区域同步。“那时,不少银行都看中了社区资源,力求多开网点以抢占市场。”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吴先生说,“基本以中小银行为主,它们银行网点较少,急需通过布设更多网点开展业务。”

彼时,处于扩张期的中小银行大刀阔斧,于热门区域布设不少社区银行,因其独特的服务特点,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

但几年下来,已有不少网点陆续关停歇业。记者查阅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行政许可公告发现,自2019年起,已有不少晋江社区银行终止营业的申请获批。例如,2019年5月,某股份制银行晋江豪富花园社区支行终止营业的请示获批,而该支行为晋江较早设立的社区银行之一。在此之后,也有不少社区银行终止营业的批文陆续下发。尽管目前不少地区的社区银行仍继续开业,但与此前快速扩张的趋势相比,势头已渐渐消失。

“金融便利店”特点鲜明

“这家网点好像前年年底就已经关门了,以前还能就近办一些业务,不知怎么就停业了。”在晋江迎宾路一家已关门停业的社区银行门口,住在周边的市民王先生说。“社区银行在选址上贴近社区,在服务上错时经营,往往采取延时服务,我们下班了也能办理业务。”

根据社区银行的特点,不少人称其为“金融便利店”,往往一部分为自助服务区,分布存取款一体机等,另一部分为非现金业务区,往往会有银行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各种非现金业务。

因驻扎社区,贴近社区住户的实际需求,社区银行采取错时服务,能够最大限度便利工作时间无法办理金融业务的居民。与此同时,不少社区银行也会立足本社区,主动举办各类公益活动、理财沙龙、健康讲堂、亲子互动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多重因素打乱布局

尽管特点鲜明,服务便利,那么,为何“红极一时”的社区银行如今却呈现向下走势呢?

当前,伴随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少银行业务通过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就能够实现办理,例如购买理财产品、缴交水电费等,使得原本只能办理非现金业务的社区银行作用有所削弱。“以前刚设立时,金融数字化并没有如此普及,而现在一些业务线上就能完成,使得社区网点的客流量较少。”某银行工作人员陈女士说。

“同时,社区银行虽然属于轻型银行,但其成本综合下来也并不低,一旦业务未能达到预期,对网点进行调整也是正常现象。”陈女士表示。“此前不少银行扩张速度过快,在选址和规划上与预期有所偏差,不少银行通过更换网点地址和更名进行纠偏。”

“在社区银行运营过程中,一些银行也在调整思路,对社区银行的未来发展进行改变。”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定义为社区银行,但不少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将其作为一个微型的传统银行网点,没有融入社区和服务社区,无法发挥社区银行的特色,使得“社区”这一特点没能充分得到释放。

尽管社区银行扩张势头减缓,但是,目前也有部分社区银行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我们与社区居民开展了常态化的互动活动,例如画画、歌唱比赛等,依托社区家庭开展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此前记者在走访时,宝龙广场一家社区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专业的金融知识为基础,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社区客户黏性,使得社区银行更容易被客户所接受,带来更多人气和客流。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