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迈向“数字之城”

本报记者 蔡明宣

十年成就辉煌。从2011年到2021年,晋江GDP从1070亿元增加到2986.4亿元。在“晋江经验”指引下,2021年,晋江GDP同比增长10.5%,工业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达1159家,上市公司50家。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

今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晋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深度推进“产、城、人”融合,强产业,兴城市,勇担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

从“产业之城”

迈向“数字之城”

7月10日,安踏集团迎来上市15周年庆典。这个从晋江成长起来的企业,以一组数据讲述了中国运动品牌的励志故事。从2007年上市之际市值约130亿元港币,到如今突破2000亿元港币(2021年曾突破5000亿元港币),股价上升16.8倍,营收从29.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近500亿元,连续十年位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首位。

安踏15年来的成长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晋江品牌心无旁骛发展实业的真实写照。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安踏是一家战略驱动型公司。“我们始终坚持做好每一双运动鞋、每一件运动服,没有改变过。”

对运动赛道的专注,让安踏在上下游产业链的投入不遗余力。智能化改造不断为安踏制造赋能,为制造业插上高效的翅膀。近年来,安踏还持续加码实体产业,在福建、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市积极投资,覆盖制造、物流、运营管理、科创等产业链全领域。

北京冬奥会上,钢架雪车装备零的突破,短道速滑队的“冰上鲨鱼皮”,谷爱凌的“炽热科技”滑雪服……安踏打破国外数十项专利技术垄断,将中国冰雪运动科技水平提升乃至超过世界顶尖。就在上市15周年前夕,安踏集团首次举办内部创新大会,并宣布每年将投入超10亿元的研发创新资金。

安踏的一系列变革举措并非个例,一系列的蝶变在晋江企业中孕育而生。

目前,晋江已形成超2000亿元的鞋服产业集群、超千亿元的纺织产业集群,以及食品、建材两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制造工厂向智能化转变,随处可见的机械臂、无人车,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让生产降本增效。

“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吴金錶的观点,在晋江企业界颇具代表性。当下的晋江,在纺织鞋服、食品等多个领域,一批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灯塔工厂”,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上领跑,率先燃起“星星之火”。

信泰在设计端导入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研发效率提升50%以上;百宏智能生产线投用,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生产效率提高40%;恒安在第三轮管理变革中,借助IBM信息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五年时间节约成本超23亿元……

(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