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地点:英林镇湖尾村
“快来,带你体验赶海2.0版本。”应下村干部黄月红的邀请,我来到了湖尾村。
赶海时间依潮汐而定,所以,我们在中午1点——太阳最“热情”的时候来到“晋江赶海1号”。
捡海螺、挖贝壳、抓螃蟹、摸鱼……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当然,作为一名“小白”,我忙活了一阵之后,收获只有桶底浅浅的一层。此时,热心的老渔民在旁边引导:这里的螃蟹最多、那里的鱼儿最大……太阳很晒,天气很热,但我们依然玩得很开心。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后续还有更多精彩活动哦!”上岸后,黄月红又带着大家去体验了套圈圈、泡泡水枪大战、摸泥鳅等活动。
笑过闹过后,赶海“大部队”开进湖尾村。只见石墙上满载而归的渔耕场景彩绘,整排的闽南特色红砖屋顶装饰。由原来脏乱的禽舍、猪圈、边角地改造而成的微菜园、小园地等微景观不时可见、串联成片。
黄月红告诉我,近年来,湖尾村充分利用闽南古民居和滨海原生态特色资源,研究编制《英林镇湖尾村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投入资金超1000万元,打造集滨海观光、滩涂体验、运动休闲、餐饮娱乐等多位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区。
随着湖尾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由村两委主导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弊端开始显现。“我们缺乏专业人才,包括景区安全员、活动对接人员、运营推广人员等。村两委精力有限、专业受限。”黄月红说,几经思考、讨论,湖尾村决定引进专业的运作团队。
今年,湖尾村与泉州乡旅景区托管运营公司正式达成合作。“经过前期的宣传策划,端午小长假期间,‘晋江赶海1号’项目试营业,日均游客达到3000人次。”该公司总经理林少程说,为了更好地推广湖尾村,他们还邀请了100多家旅行社(门店)负责人前来体验,“体验之后,他们觉得我们项目不错的话,就会在旅行社(门店)上架我们的项目,并推荐给更多游客。”
乡村振兴道路千万条,湖尾村选了“乡村旅游”这一条,一路开创,一路向前。
本报记者 苏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