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晋江企业将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自主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控发展主动权,持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Fiberline”是海纳机械的菲律宾客户,最早是一家以人工监测设备及跟踪生产流程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厂家,该客户最为担心的是设备发生异常,需要停工检修且无法事前采取预防措施。在应用海纳“阿拉丁-5G卫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平台”后,运维效率提升了20%,每年因故障而导致的各项成本减少了8%。
“阿拉丁-5G卫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平台”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晋江就已汇聚形成如一品嘉、陶瓷云、鞋创云、泳衣库等一批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投入运营,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拥抱“智能+”。
新兴产业不仅聚焦于服务产业数字化,还聚焦服务于晋江公共服务数字化这一短板。
第二十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晋江8家企业亮出了创新项目,福建省致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美沿科技、华清电子等一批新兴的数字化创新企业,让我们看到了晋江新兴数字化产业的更多可能。
数字之城走出“晋江特色”
新兴事物从发展到成熟,从来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晋江从“产业之城”迈向“数字之城”,“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不可或缺,围绕“晋江经验”,探索“数字之城”的“晋江特色”,才能持续推进晋江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升级怎么推进?晋江党委政府强化实际效益驱动,加大政策引导,分行业打造一批5G智慧工厂、“黑灯车间”等,通过示范项目的样板作用,带动更多企业跟进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商要深耕行业,强化营销,与企业深度对接,研发推出更多行业共性、通用、低成本的系统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改造门槛。让企业数字化转型“愿改、敢改、会改”,让产业发展“有市场、有需求、有信心”。
打造“灯塔效应”,让产业数字化发展有方向可引。
目前,晋江已聚焦推出柒牌、百宏、信泰、华宇等12家智能化、数字化标杆企业,这些智能化的工厂不仅是行业的“火车头”,还是激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内生力;紧跟其后第二梯队的卡尔美、名志等一批在建产业数字化标杆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此外,晋江还将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咨询诊断,从各个主要产业筛选一批有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意向企业,进行储备发展。
研发“标准化系统”,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门槛。
比如,中国电信晋江分公司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整合优势资源,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系统薄弱问题,率先推出“企业精细管理水平的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助力凤竹、中天服装、王牌服装等企业进行财务环节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与个性化定制费用相比,可为企业节省60%的投入。
围绕解决人工替代的“5G+AGV”智能物流应用、提升产品协同设计能力的3D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食品全流程品控、溯源能力的质量管理等各种解决方案,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覆盖鞋服、食品、陶瓷等各大主流行业,全面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
布局“数字生态”,晋江的数字化,不止一面。
当产业数字化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晋江也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与政务数字化。
在晋江,只要打开手机上的“医码通”,就可实现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院内自费卡的全流程就医;只需要登录“数字化”经办服务平台,便可通过“掌上办”“自助办”等多元化经办服务方式办理社会保险相关业务;近日晋江推出“免证办”,凡是通过电子证照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数字赋能城市生活场景,让晋江的老百姓随时随地可以感受“数字之城”带来的便利。
同时围绕提升政务效能,晋江加快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提速政务云平台建设,主动承接省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试点,打造数据服务底座,导入上级政务回流数据及应用接口,让海量数据动起来、活起来,为政府决策、审批服务、执法检查等提供数据支撑。预计到2024年,晋江将全面完成本级所有政务应用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