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地点:磁灶镇三吴村
烈日当空。毗邻三吴小学的三吴村足球场项目现场,几名工人正汗流浃背地忙着铺装草皮。
三吴村足球场项目占地1400多平方米,除建设一个封闭式的标准五人制足球场外,还同步启动了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目前,足球场建设已接近尾声,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正加快推进。
“这里原本是块闲置空地,因为脏乱差,常为学校师生、家长及附近村民所诟病。”三吴村党总支书记吴立钊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村里继三吴溪沿岸之后,对外开放的又一处休闲地。
2018年,三吴村被列为“奋蹄马”薄弱村,村里以三吴溪整治为切入点,聚焦水系治理、河岸整治、景观提升、文化融合等,先行先试打造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
借力做好“水文章”,三吴村快速启动实施溪边栈道、夜景亮化及系列微景观建设,同时深入挖掘三吴老区村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传统陶瓷文化、青狮阵“非遗”文化等,在三吴溪周边建设乡村记忆展示馆、打造乡村文化主题宣传墙、建设农耕体验观光园……昔日沉寂的三吴溪,一下子热闹起来。
乡村环境的整治提升,换来了更好的人居环境,带动了乡风文明的提升,更营造了独特的乡村文化。
每到傍晚,三吴溪沿岸总是人气爆棚。不仅吸引很多厝边前来休闲娱乐,更有附近村民青睐这里的自然风光,自发组成歌友会来此唱K、汇演。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三吴乡村文化的“会客厅”。
行走在三吴的村间小路,吴立钊指着路边的田地高兴地说:“这是村里的标准农田示范区,通过公开招投标,目前已经连片出租。”
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的落地,带来了更高的租金收益,带动了村民增收,更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为村庄后续建设引来了“活水”。
一路走来,一路惊喜。足球场上奔跑的孩童、溪边纵情放歌的厝边、农田里孕育着的希望……于去年成功“脱帽”的三吴村,正全力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本报记者 赖自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