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征迁“温度”

本报记者 曾舟萍 实习生 李敏姗 通讯员 陈诗颖

天气:雨 时间:2022年6月7日

地点:晋江市池峰路南延片区改造项目指挥部

“老曾,恭喜你。早签约早选房。”“我们为你提供了两种方案,一起探讨下。”“我带你去办银行卡。”……早上9时许,天气微凉,雨水淅沥,池峰路南延片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却是热火朝天的场景,掌声、欢呼声、商谈声、笑声不断从各个征迁办公室传出。

没过多久,一对夫妻拿着一面锦旗,笑容满面地走进市场监管系统征迁工作组办公室。

他们是此次项目的被征迁户。男子田先生说,岳父母生前留下一栋房屋,妻子和其兄弟是继承人,但是妻子的兄弟都在香港,受疫情影响,无法回来办理相关手续。

“手续很烦琐,又涉及委托等各种情况,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做。”田先生说,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耐心指导,教他们办理手续,并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尽最大的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全家感动不已。“没有他们的耐心细心,我们就没办法顺利办好这些事情。”田先生一边说,一边将手上的锦旗展开,上面写着“兢兢业业工作,实实在在为民”十二个大字。

我正和田先生聊着锦旗的事,附近的党群系统征迁工作组第四小组办公室也传出爽朗的笑声。真巧,被征迁户黄先生也送来一面锦旗。

黄先生坦言,得知房子被纳入征迁范围时,他起初是不同意的,因为与房子住出了感情,他舍不得。“那你怎么第一天就早早跑来签约?”我笑着问。黄先生也笑了,“因为工作人员一趟一趟跑来我家,跑了多少次,我自己也不记得了,我是被他们的真诚打动了!”

“很感动。其实,与被征迁户真心沟通,帮他们测算拆迁面积、提供补偿方案,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第四小组带队领导尤春晓接过锦旗,感慨道:征迁没有套路,真心、真情是唯一的路。

一个上午,聆听了两面锦旗的故事。而这两面锦旗,正是征迁“温度”的最好见证。猛然间,我对指挥部墙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真心贴近群众,用真情服务群众”的标语,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