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本报头版刊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助力企业增资扩产提升竞争力》,讲的是晋江市自然资源局牵头联合住建局、城管局等出台方案,解决部分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基建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等原因,未能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等历史遗留问题,助力企业顺利融资增资扩产。
读罢,不禁为此叫好!
一为政策落地叫好。受访企业说,每年能增加2000万元的融资,对企业资金需求有很大的帮助。
二为政府作为叫好。敢于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啃硬骨头”,有态度、有胆识、有魄力。
众所周知,因发展阶段不同、适用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复杂原因,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确实很难解决,“苦其久矣”。然而,存在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对待问题的态度,如果一味地躲避回避甚至逃避,久而久之,历史旧账真就成烂账坏账了。还有个别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解决问题无能为力,推卸责任手脚麻利,一遇到涉及面广的麻烦事,就说是历史遗留问题。快打住吧,历史不背这个锅!
为什么此类工作推动不下去、落实不到位?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干部不够担当、不想担责。要么是能力不够,跟不上当下新发展新要求;要么是怕麻烦怕得罪人,没有担当和破局的勇气。说到底,缺乏解放思想的动力和能力,就是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行动。
历史问题不好解决,但,并不代表不能解决!
就像这次相关方案的出台,就是大胆解放思想,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手段,来解决痛点、堵点,既在政策上找空间,也在内部机制上寻突破,“土洋”结合找到破解的办法,从而真正为企业服务、为发展服务、为大局服务。
当前,手续办理慢、要素保障难、市场拓展难、融资难,是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在更高站位、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学习和运用“新理念、新本领、新方法”,破解“老思维、老知识、老习惯”,切实解决影响企业和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力争在更多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老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