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理财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市第二医院李少霖:

防治慢阻肺 保护肺健康

医生简介 李少霖 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呼吸内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后于福建省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进修。现任晋江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福建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与危重症学分会理事,泉州市内科学会理事会理事、泉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泉州市康复医学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2014-2015援疆工作期间任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呼吸内科副主任,获援疆工作先进个人、泉州市优秀援疆医疗专家称号。 擅长领域:良性气管及支气管病变,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

本报记者 吴清华

关于慢阻肺,你知道多少?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称为慢阻肺,为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气短,动则加重,发展至呼吸困难,胸闷气憋,严重者可出现唇、舌、指甲发绀,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甚至呼吸功能衰竭症状。本周健康课堂,我们邀请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呼吸内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李少霖为大家进行科普。

何为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但是却极易被忽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李少霖介绍,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接近1亿,40岁以上人群中,每7人就有一人患慢阻肺,慢阻肺已成为中国居民的第三大致死病因。

“在我们闽南,年龄大且爱抽烟的人不少,请烟氛围浓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尚未被发现的群众不在少数。”李少霖告诉记者,慢阻肺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告别误区健康呼吸

“如果您的年龄在40岁以上,有吸烟史,同时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症状,就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慢阻肺病。”为了响应世界慢阻肺日活动主题“健康呼吸,无与伦比”,去年11月17日晋江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在砌坑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世界慢阻肺日”健康宣讲暨义诊活动。

这已不是李少霖第一次到农村普及义诊。为提高社区居民对于慢阻肺的认识和关注,李少霖一次次身体力行、不厌其烦地做着这些工作。

“慢阻肺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道感染增加和呼吸短促等临床表现。但是,很多人对此却存在误区,不懂自查或进行肺功能检查。”李少霖坦言,“不少人处于40岁到50岁之间,无主观症状,一旦出现咳嗽便自觉是得了咽喉炎。有的人出现气喘胸闷症状,也自认为仅是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从未做过CT、肺功能等检查。不知不觉中,体力逐渐衰退,肺部慢慢受到损害而不自知。”为此,李少霖倡导,大家要像测量血压一样去做肺功能检查,像管理糖尿病一样去长期管理治疗慢阻肺。40岁后有抽烟史的都可以做相关检查,早发现,早控制。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