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b版:菲律宾 上一版   
下一篇

安踏!上天了!

本报记者 柯国笠

举国欢呼!4月16日,在太空遨游了180多天的“神舟十三号”终于成功返回地球了!三位宇航员顺利出仓,精神抖擞,满脸笑容。

离开地球这么久,三位航天员如何保持着良好状态?原来,三位航天员每天都要在“太空健身房”里锻炼。在“健身房”里,宇航员们脚上穿的“太空跑鞋”引起了不少晋江人的注意。

这双“太空跑鞋”正是来自咱厝中国品牌——安踏。

为什么是安踏?安踏这双“太空跑鞋”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插上隐形的“翅膀”, 耗时三年炼成“世界第一轻”

“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安踏‘氢跑鞋’被中国航天员带上天了。”作为安踏集团氢科技鞋材研发牵头人,梁志新还是在央视新闻上发现自家鞋子“上天”了。

这次“氢跑鞋3.0”之所以会被宇航员们选中,也是因为它足够轻!氢跑鞋实现了男款41码、单只鞋仅99g的重量,鞋底密度降低至0.1g/cm3,仅为羽毛的1/5,创下慢跑鞋WRCA认证的世界最轻纪录。

99g是个什么概念呢?鸡蛋一般是50g一个,它比两个鸡蛋都要轻!为什么这双鞋能做那么轻?那是因为这款鞋的鞋底材料源自机翼内部的航空级超轻材料。当然,更有安踏氢科技背后研发团队耗时1000多个日夜的精力和努力。

“安踏要的是创新。”梁志新带着团队不知道跑了多少的车展、航展。其间,他们团队测试了60多种材料,直到最后,找到了这款来自航天科技的新材料。

“工厂当时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没有办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安踏集团鞋生产鞋材技术负责人罗小傅对新材料应用的过程记忆犹新。

如何做到更轻、最轻?

2019年初,安踏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把航天科技应用到制鞋技术的突破。

如何做到更轻、最轻?

安踏研发团队继续攻克帮面。

市面上最轻的数十种材料,被一一比对、测量、实验。从补强材料的选用,到轻质鞋带的开发,再到结构的设定……每一个部件的调整都要上称。

做氢跑鞋系列这几年,他们用坏了2个电子称。大家都调侃(这样精益求精的细致)就像在造原子弹。

2019年4月,安踏氢跑鞋1.0投产,当年销售百万双。

2020年,氢科技跑鞋2.0诞生;2021年,氢科技跑鞋3.0面市,而这双3.0的跑鞋也成为中国宇航员的心仪之选。

从0到1的突破很难,但更难的是不断挑战自我!从机翼到鞋底,从天上到地下,从世界第一轻到遨游宇宙,无论是鞋还是安踏,同样作为中国优秀品牌的中国安踏与中国宇航有着共同的使命。

超三万组脚型数据

设计出最适合中国人的鞋

想要做出最适合中国人脚型的鞋子,需要一个脚型数据库。

“每个人的脚都不一样,我们需要一对一精准测量和分析,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的球鞋。”安踏集团运动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杨礼表示。

2005年,安踏成立了国内首个高科技运动科学实验室,并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合作,第一个合作项目便是“专业篮球运动员脚型规律研究及标准楦型设计”。

时至今日,安踏的脚型数据库里已经有3万多的中国人脚型数据。

安踏集团运动科学实验室副总监郑志艺表示,像“氢跑鞋”这样面向更多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在最开始会根据适用人群的需求挑选合适的鞋楦。然后,再根据数据库里的记录,挑选有着适合脚型的人来进行实际试穿,根据他们的体验再做调整。

从测量技术上,最早的人工测量已经被更为先进的3D扫描所取代。而以“世界的安踏”为发展方向的安踏,并不仅满足于中国人脚型数据的搜集和研究。安踏脚型数据库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为世界人民的健康运动做贡献。

实现自主研发

不断攻克行业“掐脖子”技术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科技!刚刚结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成为安踏展示其强大科技实力的舞台。

天才少女谷爱凌的“龙纹战袍”、武大靖的“冰上鲨鱼皮”,以及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定制服装,乃至开幕式上国家运动员、冰壶队、冰球队的服装皆为“安踏智造”。与此同时,安踏还为钢架雪车、短道速滑、单板滑雪等12支中国运动队打造了专业比赛装备。

借助安踏众多“黑科技”的加持,中国队取得了自从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史上最佳成绩。

安踏集团始终坚持“创新为企业生存之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目前,安踏集团已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全球设计研发中心,吸纳了200多名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研发专家,累计申请国家创新专利超2000项。预计到2030年,还将累计投入超200亿元人民币强化科技自主研发,升级全球科研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