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街镇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和上宅:

战疫“家”力量 绘就同心圆

永和上宅爱心食堂的巾帼志愿者

昨日上午11时,在晋江永和镇上宅村象峰小学核酸采样点,医务工作者、镇村干部和志愿者一起协作,有序地完成了又一轮大规模核酸筛查。

在“疫”线,你我都是“战疫家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在上宅村的抗疫一线,有许多家庭组合积极参与,夫妻、母女、父子齐上阵,有的甚至是全家总动员,他们既是亲人也是“战友”。还有不少姐妹团、兄弟团也纷纷响应号召,相约而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家园。

“你负责维持入场队伍秩序,给大家测体温。我负责内场人员引导。我们互相分工协作,效率更高。”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宅村组织了10多轮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大多数场次都在清晨四五点就开始,网格员陈宝珠和丈夫杨金榜总是早早来到采样现场,风雨无阻,默默服务在核酸采样的各个角落。大筛查之外,对于遇到困难的群众,他们也总是热心给予帮助。

投身战“疫”一线的,还有全家总动员的杨德姜一家。杨德姜是村里的一名村干部,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和其他村“两委”总是冲在前,带头抗击疫情。

村里的马女士是一名新晋江人。3月中旬的一天,她四个多月大的儿子突然发烧。当晚,在村里协调下,这对母子来到晋江市中医院就医。经诊断,婴儿发烧是因为长牙引起。完成就医后已是深夜,而此时马女士的手机已经因电量耗尽而关机,无法联系车辆返回。当晚12时,村里接到马女士家属的求助。得知这一情况后,杨德姜二话不说,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驱车前往医院将马女士母子接回。他说:“疫情期间,群众免不了遇到一些生活难题,我们应该像对待家人一样,竭尽所能帮助解决。”

作为“战疫家属”,杨德姜的妻子王婉莲也在疫情之初便来到抗疫一线参加志愿服务。看着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防疫工作中,女儿杨钰琳也深受触动,主动加入村里的抗疫志愿者队伍。这一家人在“疫”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小家大爱”。

前线奋勇战“疫”,后方暖心护航。上宅村的一群“姐妹花”也很给力。疫情发生以来,村里先后有75名女同胞报名加入“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大规模核酸采集、村口设卡检查和入户分发抗原试剂等工作中,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

她们不仅参与前线的志愿服务,还在“大后方”精心打造了一个“爱心食堂”。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每天能够按时吃到热腾腾的午餐和点心,都离不开这个“爱心食堂”。巾帼志愿者的细心保障,为这场战“疫”添了不少暖意和动力。

为助力防控疫情,村里的大学生杨舒航和多名同学相约来到村里,几个小伙伴负责流调和大数据摸排工作,在“疫”线贡献青春力量。

在上宅村,“战疫一家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大家同心协力、互帮互助。有他们的参与,防控工作才会抓得更紧、抓得更实。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