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陈迎春出生于晋江罗山街道的苏前社区。祖上三代都是做“眠床”金漆画的师傅,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于“眠床”的收藏,以及学习金漆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清朝时期,我们家族都搬迁到台湾发展,只留下曾祖父陈傳千,他从小开始学金漆画,特别是‘泥金画’工艺做得非常精美。祖父叫陈永盘,在晋南画家具比较多,人们都评价他的‘漆盘’画得出神入化。而我的父亲陈马炮,不仅是金漆画画师,也热衷于专业收藏古家具。因为看得多,也有所借鉴,他在仿古方面很专业,特别是画马的动态,被人评价为活龙马。”陈迎春坦言,自己从记事开始,就一边看着祖父的美术工艺,一边跟着父亲开始学古典金漆画。
据了解,金漆画虽名为画,却是集绘画、油漆、贴金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艺术门类。它的味道刺鼻,且易引起人皮肤瘙痒,即俗语“会咬人”。此外,金漆画工序极其繁复,需要掌握的技艺比较多,包括配生漆、上灰底、打磨、描线、贴金箔、上彩等,需要匠人极强的耐心和巧妙的技艺。
有一次,年幼的陈迎春正在进行漆画绘制,结果他预估时间还很充裕,便出去朋友家玩,结果那天突然刮起冷风大降温,还没来得及进行下一步工序,漆就干了。“一幅作品,那时起码要学着做好几个月,因天气等原因导致前功尽弃,我心里是很难过的。不过我父亲告诉我,有时时间没把控好,漆变干了导致失败也是很正常的事,能返工的话就返工,不行的话,就重新来过。学艺一定要能坐得住、能沉得下心。”自此,陈迎春愈发严谨认真。每次有人问他,学漆画不怕臭吗,他总是坦然地笑着说,“看多了、闻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就是想学好,没有去想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