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构建数据存储中心 夜光达数字化转型提速

在夜光达微棱镜热压成型车间,数字化转型之后,一台机器只要有一名员工负责定时监控即可。

本报讯 (记者 柯雅雅 陈巧玲) 输入同一组查询编码,对外,客户可以立马查询到该批次产品的详细检测报告;对内,企业可以查询到该批次产品的生产过程详细记录……近日,夜光达董秘刘铠向记者介绍了福建夜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云合作搭建的云端数据存储中心。据悉,该数据库串联了企业研发、生产、检测、销售等多个环节,是夜光达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刘铠的带领下,记者按照要求穿上鞋套,经过除尘通道来到微棱镜热压成型车间。“我们已经将温度、压力等一系列需要依靠人工控制的操作环节全部改造为电脑操控,根据数据中心调取的生产参数进行设定,各指标便会进行自动调节,只留一名员工负责定时监控即可。”据介绍,原先该车间有近20名工人,在数字化转型后,一个班次只需5人在场作业,减少了75%人力,生产速度提升近2倍。

刘铠告诉记者,热压成型是制作工艺关键的一步,夜光达引进先进的热压成型机生产设备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热压成型机由单个材料辊改为多个连续自动搭载材料辊,不仅可以24小时运转,还能实现多种材料复合生产。

无独有偶。在夜光达所在的南安电铸园区,自动化的改造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园区的生产流程分为电铸和拼接环节,我们在电铸环节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从前该环节需要10名工人,现在只需要一名,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精度。”刘铠告诉记者,目前正对拼接环节的自动化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从2018年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我们的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产品品质和人员利用率大幅提升。”刘铠告诉记者,夜光达在晋江经济开发区时尚园区的高新科技工业园也同样推行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目前,该工业园已经完成了一期投产。

这几年,夜光达从生产反光材料扩大到生产光学材料、纳米材料、温感温变材料、主动发光夜光储能材料等其他高新材料,在保持民用、个人防护领域发展的基础上,在工业交通领域大力推进进口替代,将外资产品高占比的高速公路领域反光材料国产化。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是我们近年来的发展重点,并以此实现新增长、新发展。”刘铠如是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