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颜明哲是咱厝安海镇人,从小他就有一颗追星的心,从仰望星空找寻“月亮上的嫦娥玉兔”到在天文杂志里了解星体,从自制望远镜到制作星体追踪设备……他在追星的路上一路钻研,渐渐成为天文爱好者中的佼佼者。2020年11月,嫦娥五号发射时,颜明哲配合央视直播,为央视提供了实时月球画面和嫦娥五号在月球挖宝的地点图片。今年1月29日,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还专访了他,以“手工打造望远镜 ‘监工’嫦娥五号挖宝”为题,讲述了他“追星”的故事。
今天,《晚晴》带你走进颜明哲的天文世界,听听他的追星故事。
从小喜欢天文
说起追星之旅,颜明哲的记忆一下就拉到了幼年时期。颜明哲的父亲是一名政治老师,家里有许多书籍,五六岁的颜明哲只看得懂以图片为主的书,但一点也不妨碍他对科学、自然方面的书籍产生兴趣。那时,他听着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传说,总是会想象天上的月亮星星是如何走动的,也常常会躺在屋顶数着星星,想象浩瀚的星空里发生了什么。
上初中时,颜明哲一有空就会到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天文爱好者》杂志。但当时这杂志只有一本,每次一下课他就立即冲去图书室,即便如此,也常常借阅不到。于是他向母亲申请订阅这本杂志,没想到母亲同意了,当颜明哲拿着母亲给的钱独自去邮局订阅时,他的内心激动万分。
初二那年,颜明哲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制作望远镜的文章,于是学着用玻璃和牛皮纸制作了一个简易望远镜,为了让牛皮纸和镜片贴合,他一点一点慢慢地修剪牛皮纸。制作望远镜时光轴很重要,为了让它不会歪,他不停地调整,花费了一个星期才做好。做完之后,这个望远镜可以放大物体几十倍,用它来看月球,甚至还能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第一次看到月亮的细节,觉得很兴奋。”颜明哲说自己动手做的第一个望远镜能看得那么清晰,让他既惊喜又骄傲。
自制星体追踪设备
1987年,颜明哲从泉州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到工厂做机械类的工作。工作之余,他把精力都放在研究天文上。1995年,颜明哲花了几百元购买一台直径6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可是它的效果很差,跟他在初中时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差不多,但好的望远镜他又买不起,只好通过看书解馋。2014年,颜明哲在网上看到有人打磨镜片拍摄天空,这启发了他自制天文望远镜的想法。
说干就干,对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颜明哲来说,制作原理不难,难的是材料。他先绘制了3D图,然后到处买材料,为了买齐材料,他走遍了镇里的五金店,托老板帮忙寻找合适的材料。而后,他根据图纸施工,在施工中不断修改。天文望远镜最核心的部件就是镜片,颜明哲花了800元买了高档玻璃镜片、磨料300多元、镀膜800元,然后靠自己的坚持一点点将平直的玻璃镜片打磨成光滑的凹面。“一天按3个小时算的话,400毫米需要打磨一个多月;500毫米需要两个多月。打磨的技巧性不大,但要非常耐心。”颜明哲坦言,磨镜的时候是他最放松的时候,背景音乐里播放着他喜欢的歌,在歌声里,他有节奏地磨镜,“我把它当作是一种运动,心情放松的状态下,做出来的精度也会更高。”
就这样,颜明哲开始了自制星体追踪设备的旅程,而且一发不可收,从第一代一直制作到了第四代。“第一代是纯手动的,只能上下左右两个方向转动。第二代虽然也只能水平方向移动,但是带有电机跟踪。第三代,跟赤道仪原理一样,从二维进步到三维追踪。现在第四代全部用的电机跟踪,跟踪系统转动升级到遥控器了。”颜明哲用这些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测过太阳系的所有星体,在自家房顶上,他用望远镜清晰拍到了月坑、木星云层……最远可观测到250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云。
“为央视提供的图片就是用第四代自制望远镜拍摄的。我现在研究第五代,希望能够观测到更多的天体现象。”最近,颜明哲忙于自己的机械设计工作,“自制望远镜是个很‘烧钱’的事,有些镜头材料市场价要好几万元,想要制作更高端的望远镜就需要有经济支撑。”为此,颜明哲一边努力工作赚钱,一边为新的想法做着准备。
进校园为学生做科普
颜明哲的追星故事成了天文爱好者圈中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天文爱好者专门从全国各地找到颜明哲的家中,只为了用他的望远镜亲眼看一眼星空。“有一个大哥从黑龙江辗转来找我,他从电视上看到后就到处找我的联系方式,后来通过村委会联系到我,立刻就买了机票飞来福建。”颜明哲对于来访的天文爱好者非常的欢迎,不仅详细地讲解自制望远镜的细节,也和他们交流关于天文的知识。
去年5月,一个8岁的男孩特意从漳州来到安海找颜明哲。这个男孩虽然小小年纪,天文知识丰富且专业,让颜明哲大为惊叹。他和男孩聊了整整一天,男孩对天文的热爱让他仿佛看到了过去那个年幼的自己,“有兴趣,又有人引领是很幸福的事情。希望自己和他交流能让他在天文领域有更多的收获。”
现在,颜明哲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天文、喜欢天文。每当有大的天文现象出现时,他总是会被各级媒体邀请去当讲解员,带着市民去观测。一些小学也会邀请他和他的望远镜进校园上科普课,“我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孩子们听,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对天文产生兴趣,也希望他们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勤于思考、主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