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赖自煌 通讯员 李玲玲) 昨日下午,晋江磁灶镇钱坡村书法公益班开办,首期吸引近200名学员报名参加。
钱坡村被誉为福建“农村书法第一村”。2000年,该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书法艺术),被福建省文化厅命名为“福建民间书法艺术之乡”。
“村里6000多人中,有1000多人爱好书法,常年以习文弄墨为趣,几乎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书法好手。”钱坡村村干部苏珊珊介绍,钱坡村与书法的渊源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村民苏守一、苏宇庶叔侄同登进士第,称“一榜双龙”,其六至九世孙亦先后两科四人中举,称“两科四凤”。在这些科举考试记录的带动下,舞文弄墨之风在村里得到世代相传。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爱好书法的人越来越多,钱坡还成立了书法协会,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孩童,很多是协会的会员。如今,村里开办书法公益班,旨在为喜好书法的人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让书法这一爱好在钱坡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书法公益班将安排每周六开课,分上午、下午各一节课,由钱坡书法协会的老先生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