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雨水”时节。春天已拉开了帷幕,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家长该如何抓住孩子长个的“黄金期”呢?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孩子长高的认识误区呢?一起听听晋江市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生长发育门诊负责人王彩云的建议。
保证充足睡眠 营造愉悦氛围
本周,孩子们已陆续开学,早睡早起成为“标配”。早睡除了能够让孩子“电量”满格外,还能促进孩子长高。“对孩子来说,长高最重要的激素是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在晚上10点以后深睡眠分泌最多。因此,保证孩子夜间的睡眠质量,对孩子的长高非常有利。”王彩云介绍道,如果夜间睡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减短时间的话,就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高峰,身高的增长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保持适度的“低血糖”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比如,在睡前吃点心会使血糖值上升,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晚餐应尽量在睡前2小时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保持身心愉悦更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比较压抑,会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影响长高。另外,情绪不好食欲会下降,影响睡眠,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为此,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对孩子长高也有帮助。
运动有助长高 注意营养均衡
这段时间天气以阴雨天为主,孩子们被“困”在了家里。终于,本周五起,天气将由雨天转为多云到晴。这个周末,是时候带孩子出去遛遛了。王彩云告诉记者,儿童的生长需要适量的运动,孩子白天有了一定量的运动,精神好,食欲好,夜间睡眠质量好,还能促进当晚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比如,跳绳、打篮球、跑步、引体向上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建议孩子每天摄入多样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和优质蛋白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粗纤维、水分等,这样才能使身体获得充分的营养,更好地生长和发育。”王彩云介绍道,尽量少吃或不吃各种方便食品和零食。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进食时要专心,心情要愉快,不要打骂强迫喂食,以免“食”得其反。
避开长高误区 预防孩子早熟
“最近我们科室接到一个10岁出头的男孩,家里天天炖高丽参和冬虫夏草给他吃,但家长发现最近一年个子基本不长了。过来检查,骨龄基本闭合了,孩子身高就停留在160cm。”王彩云告诉记者,进食各类营养品、营养素或滋补品,甚至所谓的增高产品,家长其实花费不少,有的短期内身高增长较明显,但会加速骨骺闭合。即使一年身高多长2~3厘米,但骨龄生长期限缩短了,影响孩子最终身高。建议家长咨询专业医生,不要盲目进补。
那么,如何预防孩子早熟,延长孩子的生长年龄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避免吃可能受污染的食品,反季节食品不吃;蔬菜等水果要认真清洗干净;尽量不要用塑料制品作为餐具;孩子洗涤润肤不要用成人用品;不要盲目补充保健品、营养品、补益药;关心指导孩子正确选择课外的阅读书刊和上网。另外,家长要特别控制孩子的体重,避免肥胖产生。
助长小贴士
1. 每日保证纯牛奶250~500ml、鸡蛋1个。牛奶是最好的钙源,钙要尽量从食物中吸收。
2.肉类选择生长周期长的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尽量不吃激素饲料养殖1个多月就长成的肉类,如冰冻鸡、鸭、鸽子等,偶尔吃野生鱼类、自家养的鸡鸭肉类。
3.每天坚持运动2小时,包括下肢运动约40分钟(中间可休息),或者慢跑、快走、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等适合孩子且孩子可以接受的运动方式。
4.夜间在9点30分前入睡,保证夜间生长激素分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