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街镇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复绿建公园 环境再提升

永和镇生态修复“再下两城”

石窟生态公园人行栈道铺设中。 本报记者 秦越 摄

本报记者 王诗伟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生态修复孕育绿色生机。在晋江市永和镇邵厝村,一处渣石堆放场经过清理平整和复绿,已长出了成片绿芽;在西坑村林坚文化公园南侧,石窟生态公园正加快建设,再过两个月,人们就可以前来观景休闲。两个地方的变化,是近年来晋江市自然资源局联合永和镇政府扎实推进生态修复不松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缩影。

邵厝村这一处平整的土地面积约80亩,种植着成片黑麦草。连日来,工人每天灌溉呵护,绿芽已破土而出。

“这里原本是一块荒地,堆放着一些渣石、石粉,影响环境。”永和镇国土资源所所长许建辉介绍,石材产业转型退出后,永和镇铁腕推进生态修复,在晋江市自然资源局指导下,采取“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景则景”的方式对石窟和石粉堆放场进行生态修复。为补植复绿,永和镇对这片荒地进行清理和填土平整,种植黑麦草。“这是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复绿方式。种植黑麦草投入相对较少,且容易生长,草生长出来后可用作饲料,收割完还能再生长。”许建辉说,预计春节过后,这片迹地绿化土地即可形成成片绿化。

推进生态修复,除了进行迹地绿化,永和镇还因地制宜对石窟进行改造,建设生态公园。不久前,巴厝矿坑秘境公园启动建设,同步进行建设的还有西坑石窟生态公园。西坑石窟生态公园位于林坚文化公园南侧,规划面积约28亩。目前,石窟外围500米的岩石栈道铺设工程正在加快进行中,公园入口、小广场的建设也已启动。

西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荣欠介绍,为加快公园建设,村里积极介入,协调保障公园用地问题。公园建成后,将与林坚文化公园连为一体,为村民再添一处休闲场所。

据了解,西坑石窟生态公园设计有岩石栈道、滨水景观、休闲广场的设施,将重点突出“闽南文化”元素。该项目预计2022年3月份完成。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蔡建明表示,按照项目带动修复的理念,将全力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永和镇大力扶持,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近年来,我们不遗余力推进恢复生态和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永和镇镇长郑英奇介绍,在推进生态治理进程中,永和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已先后对十多个废弃石窟进行回填和生态修复,并在废弃石窟旧址新增绿化近千亩,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提升。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