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招商银行升级发布《2021财富管理人群理财成熟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理财成熟度”的角度对人群中与理财相关的知与行进行研究。
《报告》显示,目前财富管理人群较不成熟的投资状态与财富管理市场快速的发展态势不太匹配,理念认知明显落后于投资实践、“冲动型投资”及“跟风型投资”仍广泛存在目前财富管理人群表现中。按照五档理财“段位”划分,72%人群处于较不成熟与不成熟“段位”中,而认知和行为的偏差是影响投资者成熟表现的关键因素。
《报告》显示,成熟财富管理人群将32%的月支出用于投资理财中,这一比例要远远高于非成熟人群的24%。他们中的近六成将每天关注金融资讯作为日常习惯,更青睐行业动态及政策新闻等深度资讯。广泛持有股票型基金及保障类产品是他们的重要特征,既能手握充足保障类产品作为人生财富垫,也能配置收益与风险兼具的复杂产品:有82%的成熟财富管理人群持有股票型基金,超过八成人群持有重疾险、医疗险等。
我国居民财富配置正由房产转向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退休一族加入理财市场,推动财富管理业务链纵深发展。其中,投资经验不足两年的新手族是活钱管理的积极分子,能较好地管理日常开支,超半数人会用日常备用资金购买活期理财,但对资产配置理念理解不深,现金类及固收类稳健型产品持仓占比较中;亲子族追求资产稳健增长,重视保障类产品,但对权益类产品持有定力有待提升;出人意料的是,银发族是这三类人群中成熟度最高且收益表现最好的,因为投资年限较长,他们对资产配置理念和产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更愿意在权益类等复杂产品上进行尝试,也会根据专业机构的建议进行资产配置和长期持有。
本版由本报记者陈荣汉、董严军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