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街镇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和梧仑

村民“拆厝让路” 让出文明新风

本报讯 (记者 王诗伟) “狭窄的土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出门更方便了,下雨天也不怕泥泞了。”昨日上午,站在家门口平坦的村道上,晋江市永和镇英墩梧仑村村民苏先生感慨道。

这是一条梧仑村外延连接社马路的村道,长度200多米。苏先生告诉记者,过去,这条村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泥土路,路两旁杂草丛生,路上常看到零散飘落的生活垃圾,虽然每天有保洁人员打扫,但不时有群众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影响出行,也影响人居环境。“下雨天最麻烦,原本路就窄,杂草遮挡路面,路上还坑坑洼洼,行人路过,容易脏了衣服,摩托车经过,一不小心就连人带车摔在泥地里。”苏先生说。

“村民都希望出行环境能够有所改变,提升人居环境。当然,大家也都很给力,积极参与其中。”英墩村村干部苏清浦介绍,这是过去一年来,梧仑自然村改造硬化的第二条村道,“群众有需求,我们就尽力去做好。”

过去,这条道路的路面有宽有窄,为了将其改造成汽车也能顺利交会通行的水泥路,去年9月,梧仑村组织了多次村民代表会,会商道路改造事宜。这条路沿途经过30户群众,为了动员大家参与,村干部、老年协会和贤达人士纷纷行动起来,挨家挨户上门,动员群众支持。经过反复动员,村民达成了统一的意见,按照各自房屋途经道路的长度比例筹款,从数百元到上万元……村民纷纷开始筹钱,经济宽裕的村民也主动多捐资、多出力。

“村民的善行令人振奋,除了筹款、捐资,还有‘拆厝让路’的义举。”苏清浦介绍,改造道路期间,有多户群众拆掉部分房子或古厝,把土地借出来修路,用弃房舍换来村民的出行方便,而他们的举动也带动了不少村民参与支持,让文明新风更加浓厚。

经过村民的齐心协力,梧仑连续改造两条村道,目前正在规划第三条村道的改造。改造过程中,生活污水管道、灯控、亮化工程也同步进行。

“道路的硬化和扩宽,不仅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更对城乡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改善起到了助推作用。”村民纷纷点赞。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